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25日
一线新闻
03

高纬高寒“瞬间”现通途

——国内第一高纬高寒地区铁路长隧安全贯通侧记

“10时18分,猴石山隧道里传来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呐喊声,隧道入口和出口相向的两支队伍精准碰面。”随着一声炮响,猴石山隧道全隧贯通了。现场认识不认识的施工人员相互拥抱、握手祝贺,有摇旗呐喊的,亦有偷偷泛泪花的,每个人脸上表情都很夸张,但无不洋溢着激动和自豪。

这是近日中铁一局承建的哈尔滨至佳木斯快速铁路全线最长隧道——猴石山隧道实现安全贯通后出现的一幕。

从佳木斯到哈尔滨,直线距离仅300多公里,走铁路线到哈尔滨火车却要哐当哐当跑7个多小时,到北京则要24小时。这条老的铁路线严重制约着佳木斯的经济发展。

新的哈佳铁路全长343公里,建成后哈尔滨至佳木斯的运行时间将由七个多小时缩短至两小时。因此哈佳铁路建设备受黑龙江人,特别是佳木斯人的关注。

但是,佳木斯属北纬46°31′至46°52′之间的高寒地区,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9.5摄氏度、日平均最低气温为零下19摄氏度,每年11月中旬大地开始封冻,3月中旬才开始解冻,冻土深度可达2.2米。全长343公里的哈佳铁路每年有效施工时间不足8个月,这里的冻融地质难度不亚于我国首条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比世界上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还向北提高了一个多纬度,难度可想而知。

熟悉铁路工程的人都知道,修铁路最难的就是打隧道,哈佳铁路也不例外。中铁一局承建的猴石山隧道长3410米,因地质条件复杂,所经地区有多条地质断层带,地层岩体破碎,地下水较丰富,被列为高度风险隧道,施工更是“难上加难”。

与隧道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赵宏兴称:“猴石山隧道难就难在冬季施工和防寒保温上。”由于冬季特别长,隧道外的有效施工时间被大幅压缩;同时,为了防止隧道内的涌水结冰导致隧道内壁膨胀变形,必须给隧道加装双层防水保温层,埋设贯通全隧、直径达1米、深度2.7米的中心排水沟,这使得猴石山隧道成为目前全国同类型管道中直径最大、最长的隧道。

因为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很难保证,猴石山隧道被中国铁路总公司列为挂牌工程。它的早日建成,是哈佳铁路全线建成通车的关键,是实现全线工期提前的重要保证。

哈佳铁路开工后,相关单位召开了9次讨论会,仍然对猴石山隧道施工方案争执不下。后在中铁一局哈佳铁路项目部的建议下,力排众议,果断决策,拍板定下了平行导洞法进洞的施工方案。使用这种方案,不仅作业面由2个增加到6个,施工速度成倍提高,还保证了洞内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可谓一举多得。

“隧道外大雪纷飞,气温逼近零下40度,隧道内气温一直保持在零上19度,工人们24小时轮班,干得热火朝天。”自2014年10月猴石山隧道进洞施工以来,中铁一局哈佳铁路7标项目部科学安排施工方案,采取系列技术攻关措施,解决施工中的各种困难,为隧道的提前贯通奠定了基础。

如今,猴石山隧道安全贯通,比原计划节点工期提前了17天。

本报记者 王何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