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26日
观察·读书
04

“雨天洒水”为何屡遭误解

5月22日下午,一则题为“下雨天兰州市滨河路,洒水车照常”的信息,在微博和兰州市民的朋友圈里迅速流传。图片中一辆甘A号牌的洒水车被指在滨河路上正在进行洒水作业,图片中的天空黑云密布,阴雨绵绵。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吐槽。

下雨天,老天爷已经承担了“洒水”的职责,洒水车还要照常作业,乍一看似乎多此一举,纯属浪费。其实不然。不同的天气洒水车的作用也不同,晴天洒水主要为了控制扬尘污染,雨天则是为了安全和清洁。下雨天,道路尘土经雨水冲刷容易形成泥浆,不仅污染路面,对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安全也会造成影响。用洒水车进行冲刷,目的就是将这些泥浆及时冲走。同时,雨水还容易导致道路中间的树叶、塑料袋等垃圾粘连在地上,人工打扫效果不佳也不安全,洒水车则可以将机动车道的垃圾冲刷到道路两侧,然后再由环卫工人清扫掉。

事实上,这已不是洒水车这一次遭到误解。雨天作业是各地的通行做法,由于对洒水车的功能了解不全面,许多地方的市民都曾对此提出质疑,相关报道时见报端。同样在兰州,两年前就有当地市民向媒体反映过雨天洒水的问题,当时市执法局负责人予以了解释,“是进行道路淤泥清洗,清除、冲洗道路两旁及隔离带下方积尘”。然而,时隔两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不少兰州市民对洒水车雨天照样作业感到不理解,吐槽声一片。

质疑“雨天洒水”,在客观上体现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边的社会公共事务,对政府公共服务积极发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一个很正常的雨天作业问题却屡遭误解,也折射出有关部门和公众之间尚缺乏充分的互动和沟通。纵观以往相关报道,大都是市民先在网上或向媒体提出质疑,然后媒体向有关部门调查求证,得到解释和说明。然而,信息时代,这样的一篇“豆腐块”很快就会淹没在海量信息中,受众面很小,解疑释惑的作用十分有限。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不能等到群众质疑后再来被动回应。很多时候,市民或许没有到网上吐槽或是向媒体投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心中没有误解,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当“雨天洒水”再一次遭到误解,有关部门不能止于就事论事的解释,而应举一反三,思考如何更好地与公众沟通交流,让所做的工作得到充分的了解和支持。一方面,可以通过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介绍本部门服务内容,就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通俗易懂的科普;同时,不妨多开展一些类似“环卫开放日”的活动,让市民也能参与到洒水清扫、垃圾处理中来,从而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张枫逸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