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26日
煤业化工专刊-工会
07

冯敏:传道授业解惑的技术能手

在神南矿业公司,有这样一位“80后”劳模,他的奋斗经历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为目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好评,他就是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采掘车间经理——冯敏。

从毛头小伙到技术能手

“我的父亲是一位煤矿技术工人,从小就听他讲煤矿开采技术方面知识,父辈们经历的一切都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因此,我对煤矿有着不一样的情怀。”1982年出生的冯敏,2005年西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煤炭事业,并且走进一个“苦脏累”的维修车间当了一名普通维修工人,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在我当时带的徒弟中,冯敏不是悟性最高的,但却凭着积极、努力、肯干的态度,不到两年时间,已经掌握了采煤机所有维修要点。”全国劳动模范张文斌是冯敏的师父,他给笔者讲述着冯敏刚参加工作时工作状态。冯敏跟师傅、同事从“零”学起了采矿设备维修,潜心钻研技术,熟悉工艺流程,用心、用脑去实践,以企业为家,与工作为伴,工作忙时十几天不回家都是常事。短短几年时间,冯敏就成了维修业务的一名骨干。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一线维修工人到班组副组长、班组长、车间副经理、经理,冯敏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维修行业里的技术能手。说到经理这个“领导”职务,他笑着说,“哪里是什么领导,我和大家一样,都是一名普通企业员工,只不过不仅要干活,而且还要管人、管事,我得带好这支队伍,工作上更得身先士卒,为同事做表率。”他的身影出现在车间的每个角落,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凭经验、凭技术、凭管理、凭人品,他是采掘车间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

从善于总结到敢打胜仗

如果说,刚开始冯敏是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那么多年来,他立足岗位把这股闯劲一步步转化为“有胆有识”,这就不仅仅是一腔热血了,更需要的是他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坚定的工作态度。“干工作就要保质保量,如果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宁可不干。”这是冯敏常说的一句话。在生产组织上,他狠抓生产接续、工艺流程、作业标准,善于处理安全、生产、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多次组织人员“攻坚克难”完成红柳林、张家峁、柠条塔等矿设备的维修重任。

作为公司的技术能手,他深知把活儿干得漂亮才是第一位的。在设备维修过程中,从设备入厂验收到设备出厂调试,32项质量工序,冯敏都要一一跟进。为了更多地解决维修过程中的难题,他虚心向高技术人才请教,经过反复论证,仔细琢磨制定相应的工艺参数。为了能让更多人掌握维修过程中的“小窍门”,提高整体队伍水平,他利用休息时间编写了《久益连采机》《久益采煤机》、JOY采煤机作业指导书等教材,填补了神南产业维修中心在此维修技术的空白,为设备维修、检修提供可靠依据。张文斌向笔者介绍,由于维修调试过程最难,每每到组织设备调试、验收时,冯敏都要全程跟班,有时4台设备全部开动,他像个“陀螺”一样跟完这个跟那个,根本闲不下来。

从锻炼自身到影响他人

冯敏所管理的维修车间共4个班组40多人,就是这个团队决定着中心采掘设备维修的质量,决定着维修中心的质量品牌。凭着多年的历练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成为了这个大家庭的榜样,他把“先做人再做产品”这个理念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大家。为了提高效率,他每天7点准时到达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及时了解昨天的生产完成情况,计划布置当天工作任务,然后仔细将车间里面的危险源排查一遍,这才放心。作为车间经理,他深知带好这支队伍的重要性,定期在车间班组组织开展各种学习培训,坚持每天利用班前会的时间讲解维修技术要点、标准、岗位危险源等知识,用编制的“三位一体”岗位作业标准和《作业指导书》进行岗位培训,使职工安全有了进一步保障,生产操作更加规范,从而维修出高质量产品。

在常年累月的工作中,冯敏深知,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的重要环节,他利用座谈会时间,甚至是上下班路上与职工进行沟通交流,他视同事为亲兄弟和好朋友,不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都积极去帮忙解决。作为车间经理他有自己的办公室但好像基本用不着,他每天在工作现场的时间远不止8小时,加班是经常的事情,在他的生活中早已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言传不如身教”,他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感染着整个团队。

(郭峰 潘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