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03日
一线新闻
03

大漠深处的“师徒”

一个剪刀手势,徒弟二话不说从工具包中取出一把钳子递给师傅;一个拳头手势,徒弟毫不思索取出一把榔头递给师傅……这是笔者第一次见到大漠深处西安铁路局绥德电务段“师徒”二人傍晚处理故障时默契配合的场景。

“2010年底,太中银铁路全面开通,这是我国第一条横穿毛乌素沙漠的铁路,是一条连接西北、华北及陕甘宁、山西吕梁等革命老区的大通道,它填补了西部地区路网的空白,对促进西北地区大开发、脱贫致富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卢永斌一边干活,一边自如地介绍着这里的一切,并让徒弟刘玉磊把手电光对准铁路信号设备。

笔者了解到卢永斌的父亲也是一名基层铁路职工。他的父亲在信号工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33年,1995年退休后,卢永斌便接起了父亲的班,一干就是21年。卢永斌说,从小记忆里父亲就在大山里上班,那时交通十分不便,没有汽车,两三个月才能见父亲一次。记得有一次,父亲刚回到家,铁路沿线的电缆就被挖断了,父亲工区的工友跑到家里通知父亲,他二话没说就奔赴工区。那时,觉得父亲的工作高大神圣。虽然不能天天见到父亲,但是对父亲的工作充满了向往。

早在多年前,为了工作方便,卢永斌主动把小家从西安市区里安在了大沙漠深处,由城里人变成了一个“庄稼汉”。担任工长以来,令卢永斌最愧疚的是:“儿子都11岁了,竟然没陪儿子过过一次生日,没有给儿子开过一次家长会”,说到儿子,眼前的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眼里闪满了泪花。

说起刘玉磊,这个甘肃小伙从兰州交大毕业后,应聘到“地无三尺平、早穿皮袄午穿纱”的大漠深处靖边铁路小站,做起了基层信号工。实习期间卢永斌就是刘玉磊的师傅,定职后在师傅的指导下,一年多他凭实干,被选拔为工区副工长。

夜已深,刘玉磊告诉笔者:“晚上,巡线时候,我最怕看见T175,那是从靖边开往兰州方向的列车,那是通往我家乡的地方。” (任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