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好夫妇
王小治、肖玫分别是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的农网改造管理专责和生产大修管理专责,两人同时于1994年参加工作。也是从那年起,他们用“像家庭一样的爱”去对待共同的电力事业。近日,王小治、肖玫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安全是电网企业的生命线。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催生了西安电网的大跨越,因此也带来了异常繁重的电网生产任务,王小治夫妻工作更加繁忙,5+2、白+黑成了常态,也成了丢不掉的工作作风。
2000年7月,肖玫刚休完产假,当时正逢西安电网一批变电站综自改造,时间紧、工期短、任务重。加之她刚从外地调到西安、人生地不熟,工作压力非常大。为了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啃下硬骨头,她白天奔波70公里外驻守施工现场,晚上返回到办公室编排方案、整理资料,这样超强度、高韧性的工作持续了近半年,丈夫理解妻子、更心疼妻子,主动陪她晚上加班,从没有懈怠过,丝毫没有怨言。
巨大的工作压力,使她屡屡产生放弃从事生产工作的念头,而丈夫总是安慰她说:“困难是暂时的,一切会更好。”
有一次单位举行变电运行技术比武,王小治借来笔记本电脑,早晨五点钟起来帮妻子整理资料,只为了让妻子多睡一会。2003年国家审计署对西安农网改造工作进行审计,作为配合审计人员,王小治和其他同事连续一个月加班,晚上住在办公室,妻子肖玫独自照顾家庭,每天早晨按时为丈夫送早餐。
长期以来,夫妻俩生活上相濡以沫、工作上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共同进步,王小治负责的科技项目曾获省部级及省公司科技进步奖,肖玫负责的科技项目也先后获得省公司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王小治、肖玫夫妇有着一颗乐于助人、朴实无华的心,用他们的话说,“有国才有家,我们尽微薄之力,用家庭小爱成就社会大爱。”他们总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加扶贫、助残、助学等活动。
2005年,他们捐资2000元与市中心医院联系帮助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成功完成心脏修补手术。2008年汶川地震,8岁的儿子主动拿出300元压岁钱为灾区捐款,夫妻二人捐款和缴纳特殊党费计1000元;他们曾先后捐资5000多元帮助3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通过众筹等爱心平台,对于素不相识的有困难的人,肖玫时常会伸出援助之手。同时他们总不忘设身处地的教育儿子关心弱势群体,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总会引导儿子主动去关心,哪怕只是数十元钱或举手之劳。
2013年他们带孩子出游,同行的团队有一位残疾人,儿子一路上帮他提行李、拍照片,他们一家人竟然没有机会拍一张合影。儿子的健康成长,映射出一个文明、和谐的家庭带给他的无尽食粮。二十多年来,王小治夫妻俩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自己的电力事业,热爱国家和社会,他们正在用平凡的行动,为和谐社会增添光彩。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实习生 焦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