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煤化建设集团给降本增效再“加码”
加大回收复用和材料管控工作力度,神府掘进公司上半年实现修旧利废产值60余万元;
严格物资采购管理规定,机电安装公司上半年节约采购成本30万元左右;
常态化开展创新创效活动,韩城公司在提升工程建设品质上收获颇丰……这些数据和成绩都是陕煤化建设集团公司上半年降本增效成绩单的一个缩影。
由于受困煤炭经济“寒冬”,今年以来,陕煤化建设集团公司在“过紧日子”的大气候中,深入推进“成本工程建设”,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进一步激活内生动力,为公司御寒“强身健体”,助力逆势发展。
指标“加压”,让降本更有效果
对于今年更加困难的形势,该公司一直在做充分的准备,降本增效的落脚点很多。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危机倒逼市场机制,加大开源节流管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长期盈利能力。
好的管理才会有好的效果,堵塞管理的漏洞,才能把握降本的源头和方向。该公司上下变压力为动力,深挖内部潜力,精细管理流程,向每一个降本增效细节要效益。采取“修旧利废—获成果、技术创新—提效率、加强监管—减能耗”的降本增效理念,多角度寻求降本的新途径,力争把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此外,实施全员、全过程成本管控措施,以经济责任制考核为主要手段,把主要生产成本指标落实到班组、个人,确保生产直接成本在管控目标内。成本指标落实到项目部、班组和个人,对基层项目部进行每班、每天、每旬、每月的考核,让每一名员工都时刻算计使用材料和成本,小处着手节约每一分钱。
节约“造血”,让降本更有动力
面对施工现场点多、面广、战线长,工程建设工艺种类多,环节占用的设备、材料配件数量多的实际,该公司深挖内潜,严抓各种设备、材料的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工作,充分发挥物尽其用,“材”尽其能价值。
当前,该公司逐渐形成了“大成本”管理格局,做到“干毛巾也要拧出水”。各施工单位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坚持“抓大不放小”,无论在资金管控、人力资源优化管理、物资采购,还是在招待费、办公费用支出等方面都科学管控、严抓细管,全力拓展降本空间。在各基层项目部,瞄准材料、修理费、生产性支出做“减法”,细抠成本构成,强化全流程、全方位的降本措施。同时,不断加大物资回收和修复力度,有效调动降本增效的积极性,从指缝间抠出了大效益。连日来,各施工单位利用多种形式,让“降本增效”活动可圈可点。机电安装公司通过对山阳风井井筒装备安装工程剩余拆除废旧物资进行现场盘点,使有限的物资得到了优化配置,节约资金4056元;洗选煤洗煤厂运营项目部针对“介耗”不稳定的情况对症下药,从介质的存放、添加、运转、循环、净化和回收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放料和跑、冒、滴、漏等环节入手降低“介耗”。
创新“挖潜”,让降本更有活力
大暑时节的洗选煤运营公司红柳林电工班创新工作室里,这儿的工作人员正在不停歇地忙碌着。电工班班长文珂介绍说:“我们现在正在给系统电器设备加工加锁装置,已有部分装设上去了,效果很好”。
尝到了甜头后,从事不关已到全民积极参与,“创新人人可为,创新事事可做”的新理念已入脑入心。在建筑行业的日子越过越紧的大气候下,该公司将日常生产管理中的难题作为创新增效的重点,在源头上杜绝“出血”隐患的同时,把科技优势转化为降本增效的驱动力,视为战胜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为企业注入新活力。
当前,各施工单位结合生产实际,既从身边点滴做起,又依靠技术创新,再次掀起了降成本、增效益的热潮。在洗选煤洁净煤第一项目部,“五小”创新活动成果在提高设备安全系数、改善劳动条件、促进管理优化等方面取得实际成效,职工参与“五小创新”所占比例已达到60%。在韩城公司土建四项目部,小技改小发明已成为降本增效的一大助力。在该部施工现场,一进工地就可以看到“不同寻常”的洒水车在不停地喷洒着。据了解才明白,原来这辆正在作业的洒水车是工人自制改造的,经过改造的洒水车不仅造价更低,防尘效果也是“杠杠的”。 (宋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