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数字化人影作业系统点亮“智慧气象”之光
“发展模式从产品制造到产品“智”造与系统集成相结合”、“发射架装置从手动有线到远程指挥自动控制”、“作业过程从单纯依靠人力到实现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航天科技四院中天火箭公司围绕产业链延伸,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如今,已从供应增雨防雹火箭单一产品逐渐向气象火箭、气象雷达、地面和机载播撒装置、作业安全指挥系统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全方位、集成服务转化,已成为国内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系统供应服务商。近年来,他们还把目光瞄准了“智慧气象”方向,大力开发国家急需的智能化人工影响天气产品,让本院产品更加高端上档次,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响应国家需求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自然气象灾害逐年加重,旱灾雹灾接连不断,每年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数千亿的损失。人工影响天气成为减少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增雨防雹作业系统已是主要发展方向。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暴雨洪涝、冰雹等极端天气事件,我国在各地探索开展智慧气象建设,主要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为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注入智慧元素,促进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航天科技四院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投入力度和增雨防雹火箭系列产品市场需求增大的机遇,依托本院固体火箭核心技术,加快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和市场开拓,成为国家各级人工影响天气部门长期稳定的供货单位,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在巩固传统产品业务领域的同时,中天火箭公司进行广泛调研,运用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开发出了成本低、效果好、作用安全可靠的,可以远程控制的新型数字化人影作业系统,正好契合了国家大力发展“智慧气象”的规划方向,有力地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三大亮点技术
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人影(人工影响)作业火箭弹全程智能管理系统由各省人影物联网软件管理平台、无源RFID标签火箭、库房信息采集系统、运输信息采集系统和数字化人影作业系统组成。其主要功能实现过程是在火箭弹和装备上安装无源RFID标签,通过无线射频识别,GPRS、GPS技术以及相关硬件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对弹药从出厂、运输、储存到发射的所有环节进行自动跟踪和管理,可以实现火箭出入库信息、运输信息、作业信息(俯仰角、方位角、作业时间、经纬度坐标、火箭型号和编号数量等)的实时自动采集、传输和上报,从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错误,全面提高人影作业安全监管水平和发射作业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实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业务提供决策支撑和关键信息服务。
智慧人影作业系统主要呈现出三大技术亮点:利用物联网射频识别采集技术,依托现有气象专网资源、结合3G/4G公网、短程自组网等无线通信手段,实现人影装备和弹药的出厂、运输、仓储、作业及维护等环节的自动感知与信息汇集;利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综合声学、震动等感应识别技术,实现人影火箭作业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实时上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数据融合、多维分析技术,实现对人影装备和弹药使用全生命周期的统一监视和智能安全管理,实现对辖区内人影地面作业的统一监视、管理和展现。
联合地方共建
服务国民经济发展
数字化人影系统是为适应国家人影业务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国家人影中心以小型气象建设项目为牵引,在全国四省、市(陕西、河南、贵州、北京)开展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弹药全程监控应用示范项目》,参考各地的实际业务情况,形成适合在我国推广的人影弹药管理和作业模式。该项工作是国家智慧气象的亮点,是人影业务现代化的标志。航天科技四院中天火箭公司已经与陕西省人影办共同承担陕西示范模式的建设工作,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省级人影作业装备信息管理、作业弹药信息管理和作业信息实时采集监控等软硬件系统,从而形成人影火箭信息化的管理和作业模式,争取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
截至目前,航天科技四院已经开发出用于人影全程业务的JWR-98数字化人影作业系统等7种新产品,共计生产530余套,分别在陕西、贵州、江苏等地应用。产品具备了国家对人影业务全过程的信息采集、上报和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数据采集准确率99.5%以上,数据上传率100%。该项工作不仅有力提高了该公司人影装备产品的市场份额,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重要的是推进了人影产品更新换代的进程,促进了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荣元昭 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