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画同行 诗意栖居
□詹梓萌
夕阳的余晖投进我小小的书房,我出神地望着堆放在书架底层的那一堆画笔和颜料,笔杆上还有未洗净的色块,颜料管已经被我挤得变了形,薄薄的金属外衣甚至已经开裂了。暮色渐沉,黑暗笼罩了天地,万家灯火亮起,可我却任由夜色将我包围。历历往事,皆奔涌而来。
正值盛夏,那年我背着画夹行走在国槐荫蔽的大街上。阳光穿过茂密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黑影,光线与绿影在空气中流动。这是我第一天去学画画,我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娴熟地勾画线条,填涂颜料,而自己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不禁窘迫得红了脸。阳光烤焦了我本就急切的心。直到其他人收拾了纸笔,向老师挥别,我的面前依然是白纸一张。老师这才注意到在阳光下被蒸干了水分的我。最后,是老师帮我画了画。我尴尬地低着头,生怕被人看见我的窘态,一把将那幅画塞进画夹里,逃回了家。
我发誓,我再也不想经历那种令人羞愤的场面了。幸运的是,我也的确没有再遇到过。我伏在书桌上,握着一支饱蘸墨水的狼毫,为一幅工笔牡丹勾线。屋外的爬山虎将它浆液丰富的柔嫩枝叶伸到我的窗前,绿叶沐浴着阳光,更显苍翠。我细细勾勒、填色,屏气凝神,谨防笔下出错。老师讲授的技法在我的耳畔回响,线条的粗细深浅,色彩的浓淡相宜,条条章法尽在笔尖,不大功夫,一朵娇艳的牡丹在我的笔下怒放。“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我笔下这朵牡丹可否动京城?我远眺窗外,几朵白云在湛蓝的天空飘动,像极了大海里扬起的白帆,太阳就是那投进大海的一点光亮。一片调皮的云将太阳挡在了身后,天色瞬间暗了下来。我收回视线,继续摆弄画笔。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学会了用欣赏画卷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我发现,身边的风景也有着别样的美丽,能给我无限的惊喜。我总愿意,把自己看到的每一幕都看作绘在丝绢上的画作。即使是花坛边一滩未蒸发的积水,在我眼里都是画中的一个美丽意象,它倒映了紫荆的枯枝,悬铃木的疏影,又包容了一片灰黑色的落叶。在有颜料与画笔存在的日子里,我的生活多了一分美感,诗意在画笔下栖居。伴随着时间推移的不是灰白的生活,而是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