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6日

陕西工人报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诗意地理的片段行迹(节选) 太白山风光 情定矿山

当前版:第A8版: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08

诗意地理的片段行迹(节选)

——在昆仑山和祁连山下的思索

柳池

倒淌河的泪水

日月山下一脉清凌,涓涓绵长,温柔而安静地流淌,蜿蜒四十多公里。它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在海拔三千三百多米的高原上,遥望昆仑,如夜空流动的星河,自东向西,汇入耳海小湖,“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淌过的河流。

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着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一百零八条河水,她找到了一百零七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

中国古代神话中,人们将中国和西部之间高耸挺拔的天然屏障昆仑山作为万山之祖,在古代神族谱系中,始祖盘古开天地,后有西王母、九天仙女、夔兽、女娲、华胥氏、雷泽神(伏羲祖上),以及常羊神龙、少典、雷神(炎帝、黄帝祖上)等等,整体上是以土生土长的道教族系划分的。所以,作为龙脉之祖的昆仑山便被中国古代神话赋予了不尽的神秘。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昆仑山高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围还有生长持续燃烧不灭神树的焰火山。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西王母蟠桃盛会、白娘子盗仙草和嫦娥奔月等等似乎都与昆仑山有着紧密的联系。山顶是黄帝的帝之下都,有开明兽守门。而四海龙王正是这个谱系中的成员。

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传说认为,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不必考证哪个传说更为权威,哪种神话更接近正宗,每一个传说都为它增添了一分神秘。而终于有一天,当你满怀着探索和寻觅的热情来到它的身边时,却分明在汩汩之中听见一声叹息,一阵私语般的呢喃,一句温婉的低诉,似乎有着万种柔肠。于是你会顿悟:这是一条女性的河。“自从公主和亲后,一半胡俗似汉家”。最早,也是一个女人的手,架起了这经济、文化的桥梁。

我们到来的时候,青海湖经过一夜大雨的洗礼,变得更加清亮宽宏,岸边的油菜花更加丰满宽阔。在它的西岸,倒淌河镇的清晨尚处于一片雨雾当中。而漫山遍野的青草带着高原浓郁的泥土气息,在我们经过的地方,时刻抚慰着你的脸庞。前一夜的雷电交加,清晨的丝丝细雨与浓云愁雾,在几个小时后被山野微笑的花儿们拨云见日,一时间天色蔚蓝,晴空万里,与明镜一般的青海湖遥相呼应,演绎着天籁般动情的高原故事。快到尕海的时候,阳光照在潺潺流淌的倒淌河上,到处散发着一种湿润的芳香。就像一个娇嗔的姑娘多变的情绪,此时喜笑颜开、妩媚动人了。

公元641年,24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到吐蕃去。唐朝廷为公主备了一份十分丰富的嫁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当然是少不了的,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吐蕃没有的谷物、果品、蔬菜的种子以及药材、蚕种。她还带了大批的医药、种植、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的书籍。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传到吐蕃,从唐朝边境到吐蕃,一路上都有人准备好马匹、牦牛、船只、食物,接送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亲自从逻些赶到柏海迎接。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藏谣有传:

莲花大坝不用怕,

有百匹善走骏马来接你

高山连绵不用怕,

有百头力大牦牛来接你

大河条条不用怕,

有百只黑色皮船来接你

来到拉萨的东孜苏时,

有百名英俊青年来接你

来到卡阿东的山脚时,

有百名美丽姑娘来接你

来到布达拉宫时,

有百名亲信大臣来接你

这场盛大的政治联姻在盛世背影中,随着1300多年时间的推移已经显得模糊,但是从当时藏民编的歌谣中依稀能够看到文成公主受到藏人的爱戴,她的贤良才会愈发被广为传唱: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粮食共有三千八百类,给西藏的粮食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手工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西藏的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至今,在西藏博物馆、大昭寺、布达拉宫内,文成公主的画像、塑像随处可见,传统藏戏《文成公主》演了一遍又一遍,人们在小说、诗歌、说书中也经常讲述她的故事。大昭寺前的“唐柳”是汉藏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见证,在唐柳下,唐蕃会盟碑上藏汉两种文字至今清晰可辨:“唐蕃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之。”

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中写到“群山万壑赴旌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与同是远嫁和亲的昭君一样,在环佩铮铮、漫漫长路中,由马车、牛车组成的庞大队伍从当时最繁盛的大唐长安向西一路跋涉,经西宁,过倒淌河,翻日月山,最后到拉萨。在走到必经要道青海湖附近的倒淌河的时候,文成公主东望长安渐行渐远,西望昆仑一片凄凉,心中积郁如同倒淌河飘过的浮萍,泪水晶莹化作一溪漫流。也许只是后人寄寓,才将为国和亲的政治事件演变成了可歌可泣的千古爱情故事。

据青海湖相关史料记载,至十三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 (北元化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