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10日
读书·观察
04

新一代农民儿女的命运

——读周养俊的长篇新作《雀儿》

周养俊先生,以诗歌、散文创作而闻名陕西职工文坛。如今,年届六旬的他,却突发雄心,另辟蹊径,向从未问津的小说创作领域发起了冲锋。

经过一番辛苦经营,终于修成正果。由他创作的长篇小说《雀儿》问世了。

据说,他是为了“填补自己文学人生的缺憾”才有此作为的。此刻,我们用曹操的“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来形容他的心境,恐怕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文学创作中的酸甜苦辣,外人一般难以知晓。尤其是未曾涉足的领域,其难度更是可以想象。如果将笔者两年间先后所读到的长篇小说《雀儿》的两种版本(征求意见稿和拟出版的修改稿)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前后的变化是相当之大。认识自我,突破自我,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由此可见,作家的决心和文学迸发力是多么的厉害。

作家在《雀儿》中成功地塑造出雀儿这样一个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自尊自爱,以诚实的劳动,坚定的理想,追求人生新境界的农民女儿形象。作家不甘平庸,精益求精,多年从事散文创作积累的经验和文字素养,使《雀儿》中的城乡生活氛围不仅真实,而且生动饱满。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处处出彩,但只要做到了情节曲折自然,结构严谨,在人物刻画上凝神聚力,思想和情感上深沉,便可以获得成功。这一点,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出手不俗。

城市化提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有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农民离开农村,走向城市。他们怀揣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懵懂,开始了自己与父辈全然不同的梦想追求。《雀儿》着眼当代,面向未来,表现了一个老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忱。它从秦岭山区一个叫丁家坪的村子一位高考失利的女青年雀儿进城打工开始,以她几年间的经历和奋斗,并走向自主创业的艰辛道路为主要情节线索,展现了她及同她一样进城的女青年金凤、菲菲、猫眼(刘巧珍),男青年二强,盲流小虫,农村籍的女大学毕业生百灵各不相同的爱情、婚姻和人生命运。比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写农村女性的城市失足和不幸命运的小说,《雀儿》的视野更为开阔,更真实和富有时代特征。

小说的主人公雀儿,是作家所着力塑造的一代农民女儿形象。作者赋予了她自尊、自爱、自主、自立及宽容大方、乐于助人、冷静自律、真诚踏实等优秀的人格品质,即使对待自己的爱情、婚姻她也能冷静处理,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些品质不仅是作者的人格理想所在,并能给广大读者一种可贵的立人与兴业的励志启示。

与主人公雀儿相比,其他与她经历相似的农村青年就各有各的不幸,折射出了城乡差别的体制弊端和城市生活的诱惑与黑暗面,以及他们自身的人格缺陷。

能否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情感和人格理想,如盐入水地溶于笔下的文学世界,成为作品内在的精神生命,是衡量一个作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雀儿》这个虚构的艺术世界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周养俊先生无所不在的人格精神和价值观念。让笔者看到了他的真诚和真实,也看到了不私不忮的为人。同样,对于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如雀儿、菲菲那样的自尊、自爱、自重的农村女孩,还是如猫眼那样的走过人生弯路的人,他都有着如父辈一样的情感,始终充满理解和关爱。既如实写生活的厚爱,又不回避未来面临的不幸和困难,体现了作者对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的坚守。 □李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