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敲窗
□梁培静
北风是搭着冬天的马车来到村子的,据说它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那是个盛产寒冷的地方。对它的到来,村里人是不欢迎的,避之不及。北风过于顽劣,总是喜欢在大街小巷横冲直撞,吹着尖利的口哨,将房顶上的炊烟撞得东倒西歪,把柿子树上依然坚守的几个柿子摇来晃去,甚至想把树上的雀巢吹翻在地。
有老人在屋内的火炕上盘腿坐着,听着北风声,吸着旱烟,望着窗外悠悠地说:“这天,要更冷了哦。”呼啸的北风总让他想起电影《白毛女》唱的:“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账……”与之有关的那些往事便扑面而来。于是,便想着给孙子上一堂忆苦思甜的课,但孙子只想去街上找伙伴玩。
街上的风呜呜地,但孩子们却不怕。找个稍微背风的街角踢毽子,毽子上的羽毛有红有绿,是从家里大公鸡的尾巴上拔的。不管鸡愿不愿意,一把逮住,挑几根最鲜艳的拔下。为这,大公鸡再见了他,会竖起翅膀追老远,总想啄上他一口。
也有玩跳方的,在地上用树枝划出几个方格来,在里面跳来跳去。一会儿浑身就热气腾腾,解开棉袄的扣子,摘去头顶的帽子。或者玩打瓦,在地上竖起一个瓦片,在远处划一道横线,站在横线处,扔石子打瓦片,看谁打得准。
在街上玩够了,就去河里的冰上玩。玩滑冰,或者在冰上凿开一个小洞,钓鱼。每次总会有一两个孩子掉落在坍塌的冰水里,湿了棉裤,灰溜溜地回家去,少不了挨母亲一顿臭骂。
北风对这些孩子们奈何不得。对南墙根也奈何不得,它过不去。在中午,若太阳正好,那么南墙根就是村子里最温暖的所在。男人们聚在一起,打打牌,侃侃大山,说说开春后南坡北岭都种些什么庄稼,聊聊还有什么活儿能多赚些钱。女人们呢,多是聊些家长里短的事儿,谁家儿媳孝顺谁家儿媳蛮横……
北风一直吹,将太阳吹到西山下,又将东山上的月亮送上了天空。
夜晚的人们,将北风关在了门外,任它着急地敲打着窗户,但只是徒劳。它只能依稀看见,一家人围着火炉吃饭,炉火正旺,吐着红色的火苗,锅里的白菜豆腐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饭后,孩子坐在父亲膝边,托着腮,听父亲讲故事。炉火映红了他的小脸。母亲呢,在旁边做着针线活,不时抬头看看父子俩,笑一下。
北风就这样吹,吹走了一个又一个冬天。
那个听父亲讲故事的孩子渐渐长大了,走出了院子,离开了村庄,像一朵蒲公英,飘落到遥远的城市,在那里扎下了根。每年冬天,当北风敲打城市的窗子时,他就会想起那些久远的夜晚,想念起村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