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班长的“安全经”
“现在,开始点名……”
“今天盾构继续推进,下井人员要注意安全,把安全帽戴好,现场天气有点凉,地面的人干活多穿点,不要感冒了,隧道里干活的人要注意脚下防滑,门吊、电瓶车作业的人要先检查机械运转情况,如大小车行程限位、刹车……”12月6日清晨6时50分,在中国中铁七局集团三公司杭州地铁2号线SG2—22标盾构作业班施工现场,班长杨国华正在对班组全体成员进行班前安全讲话。
7时05分,老杨来到盾构管片粘贴场,对负责吊装管片的小李和小张说:“现在盾构推的是直线,要吊装直线环的管片,不要吊错了,吊装管片时,吊带要放到离管片沿口下方不少于20厘米的地方,防止滑脱,起吊时,要注意起吊的方向,慢起慢放,听从门吊老郭指挥”。看着小李和小张把管片装吊好,老郭指挥门吊司机小赵慢慢地把管片放到管片小车上,杨国华才放心向隧道内走去。
隧道在没有贯通的情况下,越往里走,温度越高,他边走边检查走道板及扶手的稳固情况,老杨来到盾构机1号台车时,感觉身上有些发热,看着大伙脸上汗水淋漓,还都在忙着手里的活,杨国华说:“兄弟们,干活慢点,隧道里比较热,擦擦汗,歇一下,都多喝点水,保持体力,注意不要砸着手和脚。”随后,他和大家一起努力把弧形轨枕摆放好,慢慢地把钢轨落到轨枕上,用螺栓、扣件把钢轨固定在轨枕上。
老杨不仅在工作中时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更是心细如发,防患于未然。有一次,他发现吊装管片作业时会磨损吊带,久之则易引发安全事故,就琢磨着对盾构吊装所用的吊带进行了改进,在吊带容易磨损的部位上增加了防磨、防滑的衬垫。还有一次,他考虑到盾构电瓶车在进出隧道时,列车前后必须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碰撞引发安全事故,老杨又和班组成员商量着在道岔轨道一侧设置了专用机车警示灯,轨道尽头设置了安全警示车档,便于司机瞭望、观察机车停靠距离,受到大家的点赞。
在老杨的带领下,该盾构作业班组连续4年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当笔者问老杨安全管理的诀窍时,他笑着说:“安全没有诀窍,就是时时刻刻把每一位工友都当家人一样关心保护,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 (董志振 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