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19日

陕西工人报专题 冬至絮语 冬至时节 故乡的冬至 冬至雪景 西安初冬的第一场雪 一年冬至夜最长 冬至是亲情氤氲的饭桌 父亲的冬至 冬至怀想

当前版:第A4版:专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专题
04

冬至是亲情氤氲的饭桌

□陈树庆

大雪已老,转眼又到冬至。

在我的印象中,冬至的涵义从来不仅仅是一个节气。冬至在我老家,俗称过大冬,过大冬虽不像中秋、春节那样喜庆、热闹,但更具几分庄重和神圣。秉承传统的习俗,这天要吃饺子、要祭祖。冬至的伙食虽不如“年夜饭”般丰盛。但如古人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一家人围坐桌旁一起吃顿饺子,也象征了家庭和谐、吉祥,寄寓了对来年的祈福。

冬至这天,一大早父亲就到镇菜市买回肉、鱼,再到豆腐坊称几块豆腐,母亲则到菜窖里挑些蔬菜。父亲回到家便忙开了,把菜摘净洗好摆一旁晾干水分备用,肉在砧板上用刀剁成肉泥,最后把菜与肉混合在一起,放入油、盐、味精等搅拌均匀。母亲在堂屋里卷纸钱,因为要祭祀祖先,就得烧纸钱,一张一张卷好的纸钱被捆成数捆,码放在墙角。我蹲在灶台旁烧火,往炉膛内不停地添玉米秆,伴随着柴火的烟熏味,满屋子弥漫了香浓的热气。一会儿,锅中的饺子煮熟盛在盘中,父母便将饭桌抬到堂屋正中央,把菜一个一个端到桌上,祭祀祖先,焚烧纸钱。小时候在父母的要求下,烧完纸钱后,会给祖先跪拜叩首。冬至的仪式就这样在纸钱的袅袅青烟里,在我们的虔诚祈祷中结束,一家人坐在桌旁开始吃饺子,年年如此,周而复始。

《三礼义宗》认为:“(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数九消寒也是从冬至日开始算起的,也就是说,只有到了冬至,才真正进入了严寒时期。民间有“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之语。冬至如同一年之中的分界线,从小就听母亲说,冬至是大吉之日,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这一边是旧年,另一边是新年,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的开始。

天时人事日相催,天边风俗自相亲。长大了,冬至还是年年过,年年却不同。冬至这天,母亲还会为我们包一顿饺子,但虔诚的仪式却淡忘在岁月中。每到这个时候,总是会让我咀嚼童年冬至的味道,忆起童年的一切往事,想起童年冬至吃饺子祭祀祖先的场面,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饺子,多少亲情、多少期盼渗入其中,饺子中所包的是一种亲情,是一种期盼,是一种祈福。小小的饺子包裹了父母的亲情,包裹了对全家的幸福团圆,家庭生活富足。

冬至年年过,饺子常常吃,但总觉得缺少了童年冬至的原味,少了过去那种纯真朴实的本色。也许岁月在老,童年的冬至像一块钟表停在了过去的某段时间,成为一种情结。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