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16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盼头 过冬的“吉祥三宝” 吹糖人儿 图片新闻 背影 春节是一道浓浓的乡愁 乡村老井 爱情老了的样子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春节是一道浓浓的乡愁

□傅柏林

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车票,每到年关,车站售票处窗口,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不管天气多么寒冷,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在人流拥挤、喧闹嘈杂的候车大厅,游子们迈着归心似箭的脚步,匆忙回家,享受故土和家园的温馨。

一进腊月就是年,伴随着浓浓的年味,在外奔波的游子像燕子一样飞回,无论千辛万苦,无论路途颠簸遥远,都挡不住回家的匆匆步履。在春运的旅途中,我们看到的是那一张张归来的笑脸,听到的是那一份份对家乡的思念。这些能回家过年、与亲人相聚团圆的人儿是幸运的。那些不能回家过年、坚守岗位的铁路人,载着旅客们回家过年的火车司机、列车员、巡道工心里是暖暖的。车站、码头、机场,游子们扛着大包小包,顶风冒雪,回家与亲人团圆,这是他们心中最温馨的事情。挥之不去的乡愁,萦绕心头的故乡,以至在每一个村头路口,都裹挟着那日夜的思念,饱含着那浓浓的爱意。两鬓斑白的父母、渴望关爱的留守儿童,踮起脚尖站在村头痴情守望,当你满身疲惫出现在他们眼前时,会有多少喜极而泣的真情拥抱。

前几天和朋友聊起春运的事,朋友说,其实我们真的要感谢那些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放弃家乡的青山绿水,以及父母孩子,和我们一起工作。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坚持着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平安快乐祥和的回家过年,我们要为他们的“大爱”点赞。但是,春运承载了太多的中国人“归家”的情感,在漫长的回家路上,兴奋与失落同在,悲伤与希望共存……五味杂陈聊春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亲情、友情,更多的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希望。每个人都在呼吸着同一种味道——年的味道,无数张喜悦的笑脸如绽放的花朵,遍地芬芳。

又到年关,回家过年。家是归航小船的温馨港湾、心灵驿站。登上奔驰的列车,那首经典悠扬的萨克斯曲《回家》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子的心。看着车窗外闪烁的灯光、略过的小院,看着久违的炊烟升起,仿佛闻着那酒肉飘香的年夜饭,心头回放起往昔的记忆。家里有父母慈祥的目光,妻子深情的问候,孩子绕膝的欢畅。家里洋溢着乡情亲情友情,让我们刻骨铭心、日夜思念。

除夕的晚上,合家吃一顿“团圆饭”,全家老少围炉而坐看看春晚,陪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拉拉家常,共叙亲情,阖家欢乐,辞旧迎新,每个人心头的充实感、幸福感溢于言表。怀揣着融融的亲情,弥漫着浓浓的喜悦,浸润着深深的祝福,让那份浓浓的天伦之乐沁人肺腑。

春节是乡愁的壳,乡愁是春节的魂。春节不但滋长我们的亲人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感恩观念,更唤起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华,已经成为民族生活、民族灵魂和民族根基,红红的剪纸窗上贴,门框贴上红春联,大门、堂屋贴年画,爆竹声中辞旧岁,龙灯、狮舞、年夜饭,拜年、庙会、社火、压岁钱,春节让我们切实体味到那份难以释怀的乡愁。作为炎黄子孙,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节拍,我们更有责任让古老的春节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