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聚焦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民生红利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大量数字,这些数字,与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李克强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3月5日中国网)
民生改善,就业当先。毕竟就业直接关系到民众的“钱袋子”,关系到民众的生活质量。道理也很好解释,就是没有了工作,除非属于富二代,否则自己就很难生活下去。不管是普通高校大学生,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找个好的工作都是其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但都想找个好的工作,也就导致了竞争十分激烈。再加上工作岗位有限,也就衍生出了失业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顽疾。
对于就业问题,党和政府也一直在努力解决。毕竟不管是民生改善还是全面小康,就业问题都是一个关键因子。从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到一年来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达到的成效。因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再创新高;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2%,为多年来最低等等,这桩桩件件都凸显出国家对就业的重视,也是硕果累累。
当然,解决就业问题并不能一蹴而就。比如说,当前每年毕业大学生众多,找到一个合适工作岗位也确实不容易。表弟毕业于西安一所二本院校,而今就是找工作很难。进事业单位,需要考试;进企业单位,又觉得没有保障。以至于现今在家里闹着让父母借钱买车,出去创业跑运输。这也只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缩影,毕竟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确实不在少数,甚至不少人无奈成为啃老族。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就作出了2017年工作部署,其中明确强调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并且,就业方面大学生是主力军,抓住了大学生就业就抓住了解决就业问题的“牛鼻子”。报告就强调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实施好就业促进。
千道理万道理,落实才是硬道理。各项就业政策若落实不到位,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比如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比去年多100万人,就可谓任重而道远。唯有将其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民众才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