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3月22日
一线新闻
03

让“工匠”看到前途和希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17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指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1000万人。为此,人社部副部长汤涛要求: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把培育工匠精神贯穿技工教育全过程。(3月19日《工人日报》)

我国已经提出了“大国工匠”的发展规划。是的,经济的前行,事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都离不开“大国工匠”。只有培养出大批“大国工匠”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的“脱胎换骨”,才能真正打造更多世界知名品牌,从“世界低端加工厂”变身“名牌产品汇聚地”。

制造大国遭遇高级技术工人缺口1000万人,不能不说是一种忧伤,是一种遗憾。如何破解高级工匠制约瓶颈?人社部鼓励创办技工学校,鼓励培养工匠精神。问题在于,最终还牵涉到“愿不愿意学习”的问题。如果人们不愿意当工匠,再多技工学校也枉然,也会遭遇“教室空荡荡”的尴尬。

为何我们能缺少1000万高级工匠?对于这一点,中华全国总工会一位官员表示:高级技工缺少1000万人,别再说工作不好找了。这句话的意思也很明显,人才缺口是因为就业观念的问题。固然,就业观念是一个问题,却不是问题的全部。眼下来看,人们的就业观念还是有所前行的。比如,在媒体上我们就看到了“大学生当保姆”、“大学生报名环卫岗位”等新闻,你能完全把高级技工缺口1000万归咎于就业观念吗?

高级技工缺口1000万人,更多的因素在于技工岗位还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困惑。虽然我们强调“大国工匠”,但是相应的配套制度,却没有回应“大国工匠”的“大”。“大国工匠”依然是“小工匠”而不是“大工匠”。

一方面是,社会认知的“小”。大家都感觉到工匠不是好职业,大家羡慕商人,羡慕官员,羡慕这岗位,羡慕那行业,有几个人羡慕工匠的?有几个人会骄傲地说:“我家邻居是大工匠”?

另一方面是,薪酬收入的“小”。综合而言,工匠行业整体收入还是偏低的。比如很多用工企业连技工最基本的五险一金都难以保证,管理层面的人收入很高,而出力流汗的技工收入并不高,不能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

再一方面是,进步环境的“小”。无论是公职单位还是私营企业,在提拔管理层人员的时候,多会从行政管理人群中提拔,有多少技工能够被提拔?很显然成了技术工人之后,很难在级别上成长,这也是巨大的障碍。

2016年12月印发的《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则明确,要提高技术工人的收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屡提“工匠精神”。这都是造就“大国工匠”的利好。但是,更为关键的是要让所有工匠都有尊严地活着,都看到前途和希望。 (郭元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