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山林诗草》蕴含的真善美
《山林诗草》是徐山林先生2016年12月出版发行的古诗词集,它汇集了徐老先生五十余年写作的诗词,更是先生五十多年来工作生活的高度缩影,跳跃着先生思想的火花,闪现着先生智慧的光芒,凸显先生的家国情怀与悲悯情怀,那一首首或激昂,或悲愤,或沉痛,或平淡,或隐忍的诗词让读者触摸到先生一颗赤诚的真善美之心。
“乡音如蜜沁心肺,故景牵魂觅旧踪,游子拂衣小巷走,呼朋唤友话重逢”。《归乡》中先生写自己见到久别重逢的家乡山水,亲友邻居,毫不隐藏自己的兴奋,更不因自己身居高位而凌空孤傲,他走大街串小巷,寻找儿时的旧景,与挚友互诉衷肠,那情那境不亚于诗圣杜甫的“漫卷诗书喜欲狂”。纵观全书,先生的诗句中处处都有这样杜甫式的真实率真,杜甫般的诗史之作。先生文革时期创作的《夜省》《骊山远眺》《暮归迷途》《入山寨查春荒》《春荒》等众多诗篇,真实记叙当时祖国上下一片凄凉悲惨的景象,先生真实的面对自我,写下“心自无邪心自定,且将一生任评量”的坦荡,发出“南望家何在?关山路迢迢”的诘问。从而更加坚定自己“只重做事不做官”的决心。正因无欲则刚,先生就有了十足的勇气,就有了百倍的担当,为国忧患,为家乡四起的烽烟悲痛,他不畏造反派隔离他,烧他故乡房屋,写下许多真实记录当时境况的诗句,现在读来,不但是历史,更是警醒。
先生有一颗良善之心,他的一字一诗都蕴藏着浓浓的悲悯之情,他一生历经抗洪救灾,救火,救春荒,助学,救旱灾等等,那些悲伤的场景深深刺痛着他,让他夜不能眠,他要为人民发力,他用手中沉重的笔记下那一幕幕沧桑用以激励自己去奋力为民。“青山枉多情,流水空弄声,灾重年大馑,万户炊难成,春荒燎似火,粮站人如云,阡陌麦熟远,心绪日日沉”。春天里,地里的麦子还是青苗,人们却早已无粮做饭,他上下奔走,上求拨救济粮款,下又组织本地干部去湖北买回红薯干当粮,指派干部分乡分村蹲点发放,那做法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精准扶贫”。“南山问苦除夕前,辍学村童最心牵”“忍看百家哭团圆,十恶不赦人贩罪,不诛此贼枉为官”。面对无学可上的孩子们,他带头捐款捐物帮助孩子上学。面对妇女被诱骗贩买的家庭伤悲,先生发出铿锵的誓言,不诛此贼枉为官。但先生对人民的深情并没有冲淡他对家人的挚爱,他更珍惜亲情,对妻子也是一往情深,诗集中收录了不少写亲人的诗。正因先生爱民爱家,爱生活,爱工作,所以先生才会成为心怀大善,兼具天下的人。
先生是心怀大美之人,他爱书画,爱祖国山河,走到哪收藏到哪,大到一块长相别致的石头,小到一张景区门票,还有众多别人看似无用随手扔掉的旧物,积累多了便成了最美的景。那一枚枚邮票,那一张张景区门票,那一页页钱币,如今都是历史珍贵的记忆,都是岁月最美的画卷。先生却并不独享这些美,他把一生的集邮、藏品,朋友互赠的书画,书籍全部捐献出来给安康,并各方化缘为安康人民建起“藏一角”博物馆。先生如是说:“如何让一滴水不枯竭,只有放在大海里,如果把这些珍贵的藏品四分五裂的分给孩子们,意义并不大,而只有无私的捐给家乡历史博物馆,让它造福更多的人。”这就是先生的美德,那些诗因先生的美德便有了无与伦比的温暖与美丽。
我们用什么屹立大地,归根结底:是一颗最本真的,孕育诗情画意的良善心,先生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李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