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4月20日
读书·观察
04

侃侃读书

我想做一名学生,更想做一名教师,因为学生读书,教师教书都与书有关。我喜欢读书、写书,喜欢做一切与书和文字有关的事情。“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往今来大多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科举晋身,荣华富贵,求取功名。因此出现了“书呆子”,针对这种情况东林书院的顾宪成写下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联警句对文化人提出了新的思考和要求。有人“红袖添香,青灯古卷”装模作样,附庸风雅,故作清高。还有人淡泊明志,修行读书,典雅人生。除此还有一部分人专心做学问,喜欢钻研与探索,无论如何,怀着什么样的目的与心思读书总是好事情,读书使人进步,读书使人睿智。每天读一本新书,耳目也为之一新。何乐而不为呢?

我喜欢读书,因此常常在图书馆或者书店里进进出出,但看到的却是书市凄凉与冷清,大部分厚重的文化典籍和精装集册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无人问津。《史记》《资治通鉴》《唐诗》《宋词》等书目都静悄悄的跻身在各种图书中,作陪衬、摆样子;世界名著《简爱》《红与黑》《复活》《静静的顿河》都在打折处理,成为特价书籍。是文化贬值了?还是读者有更高的要求?

书店里还有一部分书是热销的,有人批发,有人订购。图书批发市场、书店里,教辅教材、各类字典、词典等各类工具书尚有市场。所以也品种繁多,花花绿绿耀人眼目。由此看来不是没人读书,而是实用主义,拿来主义,需要什么看什么。学建筑的买建筑方面的书,攻历史的看历史方面的书,在会计岗位上工作的看营帐方面的书。毕竟求生是第一位。求生已经很累,谁还有精力去翻看历史典籍、文学名著、诗文词赋。

如今求生第一,务实第二。因此人们纷纷淡漠读书,遗弃文学。所以出现了“文学荒漠化”、“文学边缘化”等词语。虽然文学艺术清苦,但仍有一部分人执着地为了艺术献身。也许,历史赋予一个文人的只有寂寞、孤独、惆怅、忧郁、艰苦和辛酸。

朋友,你是否还在秉烛夜读,笔写春秋呢?我们相互鼓励吧! □崔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