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肉泡馍
□洪敏
幽深的巷子,青石铺路,清一色的仿明清建筑,密密麻麻的摊点,熙熙攘攘的人群,浓郁的清真特色弥漫整个街道,这条俗称千年历史的美食一条街就是西安回民街。春节探亲,有幸带家人感受了那里浓厚的文化气息,品尝了各色小吃。
说起回民街的美食,可能大家早都耳熟能详:羊肉泡馍、甑糕、烤羊肉串、灌汤包、肉丸胡辣汤、蜂蜜凉粽、烩羊杂……陕西小吃可以说在这条街上应有尽有,味道正宗,让人垂涎三尺。
而对于地地道道的陕西人来说,自己还是对羊肉泡馍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满街飘荡的羊肉味道,让人瞬间饥肠辘辘,恨不得去每家店里吃个饱。
老孙家、老米家、老刘家……走了大半个街道,发现每家店里都人满为患,快到街尾,终于看到“老米家羊肉泡馍”里人还不算多,赶紧找个座位坐下,听说这也是一家非常受欢迎的百年老店,天天爆满。
对于经常吃泡馍的人来说,最讲究的就是用手掰馍,只有亲手掰馍,才能品尝到羊肉泡馍的真正滋味。所以,当服务员把几个白面烤饼,俗称“托托馍”拿上来后,你就要花上半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把馍掰成黄豆大小的碎块,为了能让馍入味,陕西人喜欢把馍掰的越小越好。所以,经常会看见很多“老陕”,为了打发时间,一边慢悠悠的掰馍,一边天南海北的聊天。当把掰好的馍交给厨师后,就静静期待那碗香喷喷的泡馍吧。
听大厨说,羊肉泡馍与一般食馔不同,烹饪技术要求很严格。烙馍、煮肉、切肉、煮馍等工艺,环环必须技术精湛,一丝不苟。与肉合烹的“饦饦馍”要酥脆干香,入汤不散。
除了烹饪讲究外,吃泡馍也是需要讲究的。有些人刚一端上来就习惯性的用筷子搅来搅去,这是“不会吃”的表现;会吃的人先用筷子把一角拨开,热气会随着筷子的方向扑面而来,真正“老陕”的吃法是,要一直沿着碗边用筷子慢慢拨到嘴里,这样能始终保持鲜味不变,一点点“蚕食”。而吃泡馍最好的季节是冬天,屋外寒气袭人,屋内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馍,搭配着糖蒜和辣酱,身上的寒气瞬间被驱走,馍筋爽滑,不膻不腻,满口余香,吃完再喝碗鲜美的羊肉汤,更觉浓香溢口,神清气爽。
羊肉泡馍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古时称“羊羹”,早有宋代苏轼的“秦烹唯羊羹,陇馔有熊腊”;后有慈禧的“肉软不糜、滋味甜美”如今的羊肉泡馍,却成为老百姓百吃不厌的绝佳美食。“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碗羊肉泡喜气洋洋”,是对老陕的生动写照。
吃完羊肉泡馍,脚步不停息,继续漫步在这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街道,红红的灯笼挂两边,小孩的笑脸灿烂如花,烤肉的香味使整个街道香气扑鼻。
在外漂泊久了,时不时的就会想家,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让人的内心倍感温暖,对家的思念也愈发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