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15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风雪夜归人 黄河图腾之壶口 心相异 月不同□杨亚斌 想你在花开的季节 秦岭脚下菜花黄 红烧肉的念想 火车从颜家河驶过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心相异 月不同□杨亚斌

在这个世界中有多少人,就有多少轮不同的月亮。

在祖母的眼中,她的月亮是嫦娥和吴刚不朽的故事;在著名诗人艾青的眼中,他的月亮就是圆圆的月饼、圆圆的苹果,难圆的思念;在作家徐志摩的眼中,一轮月亮是跨越地球的中秋……

一年之中,当属中秋时节的月亮分外皎洁,湛蓝的天空下挂着一轮明月,从古到今引发多少文人墨客的诗情,或吟颂,或思乡,或感怀,望月长叹,揽月安眠。

看到中秋圆月就想起妇孺皆知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身在异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到还能冲淡离愁,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愫,难免在心头泛起阵阵波澜。想到故乡的一切,想起了家里的亲人。

诗人李商隐在《嫦娥》中说:“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嫦娥后悔偷吃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她,那只是世人的一种猜测吧?

诗人苏轼《丙辰中秋》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了浓厚的哲学意味,是诗人豪放洒脱风格表现,才情纵横满篇的佳句,是诗人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人,表示美好的祝愿。

大多数诗人对着月光,都是怀念家乡、思念亲人,不过也有也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他的五律《喜闻捷报》中说:“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是作者在中秋佳节得到收复蟠龙的消息,望着天空的圆月是愉快的低吟,是诗人对第二故乡延安和延安父老乡情的思念和关切之情。捷报频传是对解放战争争取取得胜利更加深切的期待。

诗人笔下的月光,各领风骚。

一轮明月,悬挂于夜空,走过唐时钟楼,跃过明的长城,映照山涧松林,映照壮丽山河,是诗人吟颂的对象,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每个人的眼中,各有不同的月亮。或是高歌一曲,或是浅吟一首,就是走到国外,头顶悬着的也是共同的明月。赏月亮,吃月饼,念亲人,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主题。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