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15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风雪夜归人 黄河图腾之壶口 心相异 月不同□杨亚斌 想你在花开的季节 秦岭脚下菜花黄 红烧肉的念想 火车从颜家河驶过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红烧肉的念想

□王克明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唯一的兄长当上铁道兵去了几千里外的东北。我那时刚上小学,正是肚子一饿就张口的年龄,但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粮食,人吃都紧绷,更别说喂牲口,即便是喂得起一头猪的家庭,也要先往食品站交够政府派下来的硬任务。就这样喂出来的猪也是干瘦的不成猪样,走起路来一摇三晃。好不容易喂的差不多,够规定标准了,找人帮忙背到食品站,嘴皮磨破也就卖个六七十元。根据“吃五留五”的任务,除了卖一半的肉给食品站,剩下一半的肉也只有三四十斤,就这还要管到下一年年底。因此,在一年中难得见上几回油腥。哪天母亲念叨要煮肉了,我高兴的一蹦三尺,母亲无论叫干啥活也不犟嘴,一溜烟跑得飞快。

那些年无论是各级政府或是普通老百姓,对军烈属很尊重也很照顾,逢年过节都要到军烈属家“问寒问暖问疾苦”。每到这个时候,母亲则在厨房忙个不停,直到把来家慰问的大小队干部招待酒足饭饱离去后,才叫我去“打扫战场”,过一下吃肉的瘾。

但这些对我的吸引力还是不够大,唯一使我能够想念十足的是每年八一建军节,公社武装部召开的军烈属和复员退伍军人座谈会。吸引我的当然不是座谈会,而是会后的那一顿饭:一碗竹笼蒸米饭和一份红烧肉。

每次都是到下午四点钟,部长说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顿便饭,现在到食堂去吃饭吧,我一溜烟便窜到了公社食堂门口。

一人一份白花花的米饭,红艳艳的肉块。那肉叫个香啊,香的我还未开始吃就觉得嘴边好像有口水流出来。家里腌制的腊肉哪有红烧肉的香味呢。不多的饭菜我却嚼咽的很慢,就是想让肉的味道在嘴里多停留一下。直到同路的人喊我该走了,我才依依不舍的把碗里饭菜刨得一干二净,在回去的路上还边走边回味。心里默默地希望哥哥别着急着复员回来,让我再多开几年的座谈会。

回到家里母亲问我开会管的啥饭,我便开心地说给她。听完后,母亲说:“明年我去开会好吧,你就别去了,我也想去吃一下公社食堂白花花的米饭。”母亲说完后,我就后悔为什么要告诉她。过后心里想,到明年母亲也许就忘了,还得我去。

第二年建军节快到时,我便早早盼望起来,偏是母亲并未忘记,念叨说快要开会了。我本想力争一下,想那一份盼望了一年的红烧肉,但又回想我已参加了几年,让妈妈去一次挺好。可是当母亲前脚一走我就又后悔了,那一天心情糟糕透了。

母亲开完会回来,还未进门就说:“我说你娃咋会那么爱去开会,原来就是冲着米饭和熬肉(我们老家把红烧肉叫熬肉)去的呀……”

我说是呀,然后一副馋嘴样。可惜,我一心等着第二年再去的时候,春天里哥哥复员回来了,我想吃红烧肉的念想也就落了空。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时常还会想起公社食堂的红烧肉,红红的颜色还留在我记忆的脑海里,香味还留在我的舌尖上。现在,只要一走进菜市场或人群扎堆的地方,就能听到有人说现在的猪肉不香,炼不出油,大多是精饲料、增肥剂、添加剂等等喂的猪,没有那些年的猪肉好吃。吃进肚里也是胆战心惊,说者和听者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于是我又想起了当年公社食堂的红烧肉,舌尖上仿佛有了红烧肉香的味道。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