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01日
综合新闻
02

DPTA机房 机电安装领域的颠覆和超越

6台冷冻机组,18台水泵,457米管道,8988颗螺栓……25名工人仅用时22小时09分,便一次性组装起了一座208米超高层建筑的制冷机房。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采用这种“搭积木建机房”的方法,工期缩短3个月,成本节约60余万,而且质量、观感有了显著提升。

5月27日下午,由中建三局安装公司承办的中国安装协会2017年创精品机电工程现场观摩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领导专家参加此次会议。项目在西北地区首创的装配式机房无疑成为观摩的“明星”,一位专家当场指出:“DPTA机房的每一步都是对传统机电安装施工的颠覆和超越!”

项目经理何春隽介绍,装配式机房是建筑工业化在机电安装领域的新发展,即采用BIM技术,充分考虑施工安装、运营维护、节能环保等因素,设计出人性化、智能化、高效节能的高精度机房BIM模型,再导出加工装配图纸,在数字化加工厂内进行模块化预制,待现场施工条件具备后,直接将模块运输至现场装配。其实施具体分为四步,即设计(Design)、预制(Prefabricate)、运输(Transport)、装配(Assemble),因此又被称为“DPTA机房”。

深化设计告别“抓破脑壳跑断腿”

西安永利项目安装工程全部采用BIM技术深化设计,设计人员不用等土建方提供全部场地,便可在电脑里分模块建立起了高精度机电立体模型,拖动鼠标就能改变管道位置,输入数据就能看到调整效果。构件“活”了起来,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BIM化设计不仅节省时间,更能优化空间。项目技术部经理刘娇说:“传统深化设计在平面图纸上进行,直观性差,许多图纸无法表现的细节全凭经验‘脑补’,现在面对立体模型,可以模拟施工,可以仿真漫游,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在模块中集成设备、优化排布。”

边角料省出13万

传统加工方式,由于平面图纸存在误差,构件加工后会产生大量边角料。西安永利项目DPTA机房BIM模型设计完成后,导出毫米级精度的构件加工图,指导数字加工厂进行精准下料、精准加工,基本上不产生边角料,仅此一项便节省材料成本13万元,材料节约率达20%。更重要的是,有了高精度构件加工图,弯曲或异形的管道、构件实现工厂定制,消除了传统大量人工焊接、切割作业导致的构件质量不稳定,外观更平滑美观。

“搭积木建机房”成为现实

在DPTA机房的所有模块在预制加工厂完成装配后,土建单位一提供场地,便一次性运输到位,直接就可以“搭积木”了。西安永利项目机电安装工黄祥喜笑着说:“以前在机房里一干就是几个月,封闭的现场电焊、切割啥都有,乌烟瘴气、噪音喧天,有时还要抬设备,又脏又累,现在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拧螺丝,又轻松又干净!”

分公司经理徐建说:“装配式机房是机电安装的大势所趋,它带来的好处不只在成本、质量和工期方面,借助BIM技术,装配式机房设备管道数据以二维码的形式集成于云端,手机‘扫一扫’就能查询,大大方便后期设备的运营维护和智能化管理,为业主提供了‘全天候无时限’的增值服务。” (张星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