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5日
百味·国际
04

薪资低已成亚太多国常态 中国仍保持对邻国的竞争力

当前,亚太多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劳工薪资低。

数据显示,当前日本经济失业率降到2.8%,尽管劳工奇缺,但日本的薪资却停滞不前。原因可能在于职场结构转变,业主放弃了低生产效益的工作,从而不必替员工加薪。

印度的官方失业率为5%,自动化大幅削减了印度资讯科技、金融与电信产业的就业机会,一些企业被迫减少人才需求,未来增聘规模可能减少逾四成,也可能压缩薪资议价空间。

韩国每年大约有50万青年人踏入职场,但政府资料显示,固定职缺只有20万个,其余都是低薪的临时职位,不是契约制就是时薪制。据韩国统计局统计,2016年总所得分配比由8.24升至9.32,也就是说,就可支配所得而言,前20%者所赚的钱已是后20%的九倍有余。

在中国,自2004年以来致力于缩小薪资差距,成效显著。中美制造业劳工的实际时薪差距十年间从13倍缩小到3倍,但近两年薪资增幅开始趋缓,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连续两年下滑。有分析认为中国是为了保持对亚洲邻国的竞争力。

在澳洲,凯投宏观首席经济学家PaulDales表示,澳洲薪资增幅已经不足以应付物价攀高。从1998年中期澳洲统计局开始推出薪资物价指数后,75季度当中有13季的薪资增长速度赶不上物价膨胀脚步。各国薪资低的原因不尽相同,要解决这一难题还需各自发力。 □王欲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