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热动力“把脉”的化建人
——记陕西延长化建西宇公司特焊队
在陕西省及延长集团重点工程——延安能源化工项目建设现场,有一支承担热动力高压蒸汽主管线——P22特殊材质焊接施工,冲刺“7·30”锅炉点火节点目标的群体,他们在这里奋战了整整80天,这就是由陕西省“焊接首席技师”汪小华带队的延长化建西宇无损检测有限公司特材焊接施工队。
P22高压蒸汽管线,是集团延安能源化工项目热动力站连接项目东、西厂区各个装置的“主动脉”,也是“7·30”锅炉点火节点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长2.75公里、设计温度为540℃、设计压力为10.3兆帕,主管道直径610毫米、壁厚76毫米,工期四个月。
延能化项目北京设计院焊接工程师丁海涉介绍,“76毫米厚、540℃的P22高温高压蒸汽管道,属于高合金耐热钢材质,具有明显的淬硬倾向和再热裂纹倾向,焊前预热温度必须控制在200到300℃之间,焊接质量控制难度大。以前我们在其它项目工艺中没有设计过。”这次在延安能源化工项目是首次设计,该工艺不仅要求多层多道焊接,而且焊口在焊接前后热处理温度要控制在200℃以上,焊接工艺复杂、焊工操作技能要求高。这对首次承担这种新材质焊接工程的延长化建西宇公司特材焊接施工队来说,无疑是一次技术实力的检验和队伍作风的考验。
P22高压蒸汽管线焊接工程4月1日开始施工,按照“7·30”点火既定目标,仅有4个月工期,除去下雨、停电、材料到货晚等因素耽误的时间和试压、防腐保温占去的时间,实际施工时间大约有75天,而有效焊接时间更短。按照传统方法焊接,1道600×76毫米管道焊口需要2名焊工3天多时间才能完成,这样,现场焊接效率远远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为按期实现节点目标,延长化建西宇公司选派了30名曾参加榆林天然气化工厂施工、靖西天然气管线施工、延安炼油厂“10·21”抢险,施工经验丰富、作风顽强的焊接骨干组成特焊队,并由“陕西省焊接首席技师”汪小华担当焊工队长。
进驻工地后,汪小华和焊接团队一方面因地制宜,利用延能化维修车间开辟了管道自动焊预制车间,对原有的自动焊设备进行小改小革,自己动手制作简易工装,最大限度增加管道焊口预制深度,借鉴榆能化P91高压蒸汽管线焊接施工经验,按照2人一组与埋弧自动焊搭配的“半自动焊”方式,使人员、设备适用现有施工条件,同时采取“焊前预热、焊后保温,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焊条电弧焊填充、埋弧自动焊填充盖面分层焊接、分层探伤”的方法。焊工们在“上面盖着被,底下烤着火”的高温条件下,团结协作、连续作战,6个小时便完成一道焊口,不仅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和效率,而且焊接整体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8%以上,得到了业主、总包、监理等单位一致好评。延能化项目北京设计院焊接工程师丁海涉评价:“化建西宇公司技术实力雄厚、队伍作风顽强,虽然每天在高温条件下作业,但大家没有怨言,坚持连续奋战,吃苦耐劳精神令人钦佩。”
截至6月20日,汪小华带领的特材焊接队已完成P22管线411道预制口,完成工程的63%。目前,施工进入后期,正值高温天气,施工难度加大,剩余焊口均需要在高空管廊架上进行固定口焊接。焊接队员面对酷暑高温,没人喊苦叫累,他们常说:“这点苦没什么,一定按时完成工期,给集团和业主交一份满意答卷。”
□通讯员 陈练斌 肖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