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04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老有所为的“牛师傅” 行走兰卡威 泳趣 取景框 雪莲花般的杜支娟 秋游花果山 赛峪畅想曲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老有所为的“牛师傅”

□金步摇

我们厂偏门外不远的地方,有个修自行车的简易小摊,摊主蔡师傅个子低低的,长得小鼻子小眼睛,每天乐呵呵的。他是厂里的退休职工。

我们单位是军工大厂,骑自行车的有千把人,蔡师傅手艺好,车子只看一眼,就知道毛病出在哪,一点小毛病,分分钟搞定,生意自然火。我有次补车带,问他:“您这么大年纪了,老家有地有院子,怎么不回去享清福呀?”他嘿嘿一笑:“在城里过了大半辈子,早把城里当家了。厂里骑自行车的人多,也需要人修车。”

蔡师傅说的家,就是这一间既当宿舍又当摊位的门面。从里到外不足十平米,甚至连窗户都没有,冬夏都不好受。他睡架子床的上铺,下铺和房间的其它地方堆满了自行车配件。我见过他吃饭,两块钱的面条撂到锅里,煮几颗青菜就是一顿饭,三个蒸馍加个咸鸭蛋也是一顿饭。但是蔡师傅整天乐呵呵的,他说自己也有阔的时候,生意好了,凉皮肉夹馍也咥,羊肉泡馍也买。

一晃十年过去了,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蔡师傅的生意也越来越冷清了。很多时候,我都看见他独自蹲在摊位的小板凳上,用废电线折自行车模型来解闷。那些不起眼的铁丝、电线,在蔡师傅粗糙的手里左弯右拐,不一会儿就被拧成一个小自行车模型。蔡师傅拧的模型,造型流畅,整个车身都是用一根铁丝完成,脚踏板和轱辘还能动,摆在家里,绝对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有一次,我见蔡师傅津津有味地在吃自己做的揪面片,逗他:“蔡师傅,您干脆把修车铺改成面馆吧!”他笑着回我:“那哪能啊,我这粗皮大手,摸了几十年螺丝链条,一天不摸它们就发痒啊!”我想起有个朋友爱好赛车运动,就介绍给蔡师傅,请蔡师傅帮助他们维修赛车。蔡师傅技术过硬,渐渐门口停了很多来修理或者保养的各式高档赛车,朋友们一个个竖起大拇指,直夸蔡师傅为人厚道,修车有绝活。蔡师傅憨憨地笑了。从那以后,赛车朋友们都叫蔡师傅为“牛师傅”,蔡师傅还是微微一笑。

有次去换车撑子时,明显感觉蔡师傅老了。当时蔡师傅正在搬一个工具箱,准确地说是挪,他撅着屁股,整个人弯下来,双手用力往前,把工具箱推出门。看到我来了,他直起身子和我打招呼,接着又用双脚交替着把那箱子一点点往前踢。我看着他花白的头发,满是沟壑的脸庞和黑乎乎的双手,有些感慨。问到:“蔡师傅,您快七十了吧?”蔡师傅耳朵背了,他不回答我,反而乐呵呵地对我大声说:“师傅给你换个高档车撑。”

赛车热像一阵风刮过,蔡师傅的铺子又冷清下来。不久,城里又兴起了共享单车。刚开始,大家都猜测有了共享单车,买车、修车的人就会更少,蔡师傅肯定要关门歇业了。谁知没过多久,蔡师傅的侄子就邀他去共享单车公司上班,专门负责修理坏自行车。那天,我看到蔡师傅喜气洋洋地坐在侄子的电动车后座,呼啦啦走了

只过了一周,蔡师傅就给我打电话,说要回老家了,要把他养的几盆花送我。我去时,蔡师傅的床架上堆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包,看样子今天就要走了。我突然有些伤感,问:“您不是说一天不摸螺丝和链条就手痒吗?去单位修自行车,有吃有住有工资,咋舍得回去啊?”蔡师傅说:“哎,小梅,那个钱咱挣不了,在那干实在憋屈呀!我修了一辈子自行车,还从来没见过那种阵势。跟自行车有多大仇呀,把它们开膛破肚、大卸八块,要知道它们虽然是个物件,但是也通人性呢,我看不了它们天天缺胳膊少腿的惨样呀!”这是我头一次看见蔡师傅的愁模样。

一辆三轮车停在车摊前,一个个行李包陆续搬到车上,已经坐到车里的蔡师傅突然跳下来,一把推开空荡荡的屋门,一屁股坐在空荡荡的架子床上。分明是老铁床吱呀一声,我却觉得是蔡师傅发出来的声音。只见蔡师傅颓然地靠在架子床上,双目无光,双手下垂,像一辆快散架的自行车。

蔡师傅走后,我们通过几次电话,电话里每次都传来蔡师傅爽朗地笑声,他说:“我在乡下的前院栽了许多花,后院养了一群鸡。现在日子过得很滋润。小梅,哪天来乡下玩,我给你炖只鸡尝尝。”

放下电话,我忽然特别想再看看蔡师傅眯着眼睛的笑脸。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