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11日
综合新闻
02

市场经济需要契约精神

这几天,某家共享单车公司押金难退事件经媒体曝光后,一时间众多用户纷纷提交退费申请,让该公司陷入舆论困境。公众质疑,该公司当初退押金迅速便捷的承诺,如今为何成了诳语。虽然,该公司也及时作出了应对,但不可否认,这场风波已经给这家公司的市场形象带来了难以消除的伤痕。

其实,说到底,这次事件引来的退押金潮,实际上是这家公司信用的一次崩塌。市场经济能够健康运行,靠的就是诚信和契约精神。然而,有一些经营者,即使签订了契约,自己享受了契约约定的权利,对于约定的义务却不履行,最终让不少利益受损者无言以对。

说到契约精神,就不得不说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美国有一个农场主,自己的孩子在9岁时不幸溺亡,他非常难过,于是在农场给孩子建了一座坟墓,并立下了墓碑。几年后,由于经营不善,他不得不卖掉农场,但在和买主签订契约的时候,他写下一条:买主不得拆毁孩子的墓地,并要求,即使换了买主,孩子的墓地也要保持原貌。后来,时间过去了100多年,这座农场也几经转手,但至今孩子的墓地依然保持原样。因为,每个农场主在卖农场的时候,都遵守了最初契约的约定。这种契约精神,确实让人震撼。

清朝时期,陕西首富泾阳县的周莹,之所以能将生意做到全国,乃至世界,靠的就是诚信,靠的就是契约精神。古人说的,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口唾沫一个钉,实际上说的就是讲信用。可反观现在,不断地有各种欠账的老赖见诸报端,弄虚作假、偷梁换柱时有发生,这不仅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且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信则立,不信则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个人,守信于己,取信于人,是获得生存空间,求得发展和成功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没有信用的经营者,终将在市场上难以立足。 (邰荣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