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16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回乡的路 祝福你,我的祖国 线儿长针儿密 与祖国同呼吸 风光无限的朋友圜 我们的家 收获的喜悦 久违的西川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我们的家

□张焕军

同事告诉我,说他分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面积不大,四十多平方米,厨房、卫生间齐全,还有一个不大的小客厅,位置也可以,在三环以内,小区旁边就是地铁站和商圈。他说,他感到很满足。我一边祝贺他、替他高兴,一边在心里想,像房子这样大的事情,他作为西安的“新市民”能够得到解决,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多亏了这几年的政策好啊。

无独有偶,今年暑期放假前的一天,在高校教书的女儿回到家后,得意地交给了我一串钥匙,并自豪地告诉我,她有房子了,学校给她分了一套公租房,面积虽不大,但设施齐全,就在她所在的学校附近。听孩子这么说,我既感到高兴,也感到意外。

半年前,我还在为她的住宿发愁,想着要不要给她在工作单位附近租一套小房子居住。女儿入职不久,平时在家居住,她工作单位离家有一段距离,每天得越来越早,晚上回到家的时间也是逐渐推后。看到她辛苦的样子,我便产生了给她在工作单位附近解决住处的想法。望着桌上那一串钥匙,心中涌出不少感慨,真是天遂人愿,这“天”便是政策,是为民执政的理念真正落实下来。

我常把单位的一些同事比作“新市民”。他们在农村老家有地有房,老婆也生活在农村。他们只身在城市长期打拼,是那种俗称的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进城的农民工。像房子这样的事情,别说是在西安,就是在农村老家盖几间平房也绝对算得上是件大事,能在西安城里置办个家,通常是不敢想的事。听着同事感谢的话,相信这是他发自内心的真话,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激之情,他们是在感激这几年国家的发展。

中国人对房子的理解大致可以用两个词形容,一个是安身,一个是安居。安身才能立命,安居方可乐业。安身与安居是同样的意思,就是要把身子和心安定下来。安,方可致远。

说到房子,我想起了自己的家。我是八十年代后期才在西北大学的教工筒子楼里分到了人生第一间房子,十六个平方,没有暖气、没有厨房、没有厕所,我们习惯称它为“三无”居所。那时,我已经娶妻生子好几年了。九十年代中期,我分到了一套不到四十平方米的房子,条件大为改善,该有的都有了,厨房、厕所、煤气和洗澡热水一应俱全,成了“四有”房子。

我给家人讲,如果这房子可以称为“家”的话,那么原来住过的筒子楼里的单间就只能叫做“窝”了,他们很同意我的说法。2000年年初,我分到了一套四居室的房子,近一百二十平方米,实现了我人生中对房子的梦想。家里还是三口人,居住面积却翻了几番,一人一间房子的梦想实现了,还有了书房、客厅、餐厅,最重要的是用上了天然气,从此,再也不用拿着煤气票上下楼扛煤气罐了。虽然这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风起云涌,特别是房子已经告别了福利分房的时代,成为了完全市场化的商品,但我却感到很满足。厨房、卫生间、暖气、天然气、客厅、餐厅、书房、包括热水器全都有了,成了具备“八有”的大房子。从“三无”居所到“八有”大房子,不仅是面积上的增加,更是居住质量的飞跃。从这变化中可以看出时代前进的步伐,更能感受到国家的发展。

我的家,你的家,加在一起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你们的家,聚在一起便构成了国家。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国强大了,家才可以做到安居乐业;家富足了,国才是真正强大的国。家国分不开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