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01日
综合新闻
02

撒下的种子“红了天”

——“南橙北果”助赣南陕北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调查

陕北与赣南,一北一南,远隔千山万水。如今,陕北与赣南总人口超过1500万,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几十年间,陕北和赣南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苹果和脐橙两颗种子,也在两个革命老区生根发芽,结出了饱满甜蜜的果实。

红土地上“金灿灿”的种子

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在赣南“建设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基地”。

“一棵脐橙树,相当三口猪”,这是赣南老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47岁的丁有生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体会。丁有生是赣州市于都县小溪乡左坑村人,原本与妻子在外打工,两人每月收入加在一起不足2000元,是村里的贫困户。2009年,丁有生夫妻回到老家,在村干部帮助下,用借贷来的8万元承包了一片脐橙园,种植了500棵脐橙树。如今,丁有生的果园脐橙树增加到1100多棵。2015年,果园迎来丰收,产果9万斤,毛收入达到20多万元。

黄土高原的红苹果“奇迹”

延安市洛川县曾是有名的穷县。1947年苹果被引进到洛川,逐渐在当地栽种兴起。在党和政府关心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苹果产业如今已经成为陕北脱贫的支柱产业。2012年颁布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提出要在陕甘宁建设“特色果品和中药材产业带”,推进苹果等良种苗木繁育和产业化发展。

又一年丰收采摘季到来,看着满园的红苹果,延安市洛川县果农冯文辉希望今年的苹果能继续卖个好价钱。“我家有5亩8分果园,去年一年卖苹果的纯利润近4万元。特别是这几年,收入增长,我家生活改善很快。”

冯文辉所在的冯家村现有350户,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植苹果。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上世纪九十年代,冯家村的苹果种植开始初具规模。大概从2000年起,村民钱袋子慢慢鼓起来了。”冯家村党支部委员冯广进说。

经过70年的推广和建设,洛川县苹果总面积已达50万亩,农民人均3.1亩;苹果总收入达到40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万元,农民收入的95%来自苹果。曾经吃不饱饭的穷县,成为令人艳羡的高收入县,创造了“黄土高原的奇迹”。

“脱贫了我们不能止步,还要在党中央带领下,努力种出更多更好的果实,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冯文辉说。

(沈虹冰 姜辰蓉 邬慧颖)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