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8年01月29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开栏语 阿宝,莫哭…… 感悟旅行 国画 致榆炼 古城雪景 雪之赞 红嫂的期盼 雪后入山 无柳居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无柳居

□王炜

在省城七年搬了七次家后,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居。

新居所在的小区比较小,只有四栋楼。楼栋的编号,自门口向里由北向南依次排起。寒舍在最里边的一栋,排为五号楼,楼码标识并不醒目。亲友来访,习惯数着栋数朝里走,往往就跑到了我这一栋的背后,结结实实“碰一回南墙才会回头”。打来电话,嘴里嘟囔着,问我到底住几号楼,一共四栋楼的院子,哪来的五号楼?!

四号楼的确没有,在预售房子那会就没有,“四”作为号码用在住宅上,人们是忌讳的。这让我想起在一家医院,四层被说成三层半,没有楼层标识,害我上上下下跑了几趟后,才搞明白它就夹在三层和五层之间。这般刻意编排和有意避讳,足见现代人的心理过敏和病态智慧。

遥想当年,陶渊明东篱之下,仅凭一株笑菊,一棵苍松,一条曲路,一扇柴门,一群鸡鸭,一间茅屋,甚至一声婉转的鸟鸣,或许仅参照其中一两样,就可以辨识篱居。这样的辨识,原始、简单,不刻意、不复杂、自然随性,正如人性始初的纯真一样。

人性始初的纯真,从孩提儿童到青年以至老年,逐步消褪殆尽了。在生与活中,人们学会了计较,也学会了比较。计较名利得失,也计较鸡毛蒜皮。比较胖瘦高矮,也比较衣食住行。有朋友直言,说我的小区不如他们小区,绿植不好,物业管理不好,归根结底还是小区太小。我说,小有小的好处。一来人少孩童少,孩子嬉闹少,夫妻吵架少,进出车辆少,俗事烦扰少,尘世喧嚣少,就两个字:清净;二来绿化不像大的小区那么当回事,可劲地铺草皮、载绿植。这里的绿化,基本靠天,靠风靠雨靠太阳,土里生啥就长啥,却也遂天愿,不刻意,也便遂了我的心性;三来物业省了绿化的投入,绿化的层级也就低了,政府评定的物业收费标准也低了,每年省不少银两,经年累月加在一起,够在墓园置办一套“新居”了!朋友听完,笑笑作罢。

我的新居,虽无菊无篱无松无柏,无鸟鸣无犬吠,无田园稼穑的一丝景象,但卧室窗下的草坪里,却长了三棵树:一棵杏,一棵槐,一棵杨,都是自生自长、无人栽植养护的野树。从发现它们的那一刻起,我就莫名兴奋。它们在这里生根发芽,像我一样,走出农村扎根城里。在这芸芸众生的婆娑世界里,我和它们的际遇,想来也是有着相当机缘的。这一杏一槐一杨三棵树,不经意来到了这片净土,做了我的友邻,在轮回里伴着我,平静似水地过着春夏和秋冬。

贾平凹有文说: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晓起推窗,如见仙人曳裙侍立;月升中天,又似仙人临镜梳发。蓬屋常伴仙人,不以门前未留小车辙印而憾。能明灭萤火,能观风行。三月生绒花,数朵过墙头,好静收过路女儿争捉之笑。

我倒觉得我这三位树友,虽无晓风拂柳时那般风姿绰约,也无中天残月下那般道骨仙风,也未能收得过路女儿妩媚万般之笑靥,它们却和人一样,于风花雪月之中,于沧桑世事之中,于四季轮回之中,循环往复地演绎着自己平凡抑或精彩的生命剧集。

新居无柳,也是好事,使人没了望柳寻花之念,心也就静多了。

心静好读书。正想给自己的书房取个名号,那就叫无柳居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