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南
□孙马天宗
陕南北靠秦岭,南依大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陕西、四川、重庆、湖北四省市在此交汇,各地习俗融合,南北方言荟萃,自古便有“秦风楚韵”之称。
陕南是色香味俱全的,也是令人回味无穷的。它既不像关中的八百里秦川,也不像陕北的黄土高坡。陕南多山山多变,陕南多绿绿变幻。既有曲线优美舒展温柔的缓缓山坡,也有雍容华贵如端庄少妇般的座座山丘;既有绵延起伏重峦叠嶂耸入云端的陡峭山脉,更有那弥漫着原始森林气息的秦岭群峰叠翠千丈、遮荫蔽日。因了这山势的变化、海拔的差异,陕南的山色也呈现出变幻不定的翠绿、浓绿、黛绿的色彩层次,那种绿似乎让人一触摸、一挤压就会滴出水来。
的确,满山遍野的绿正应了“水因绿而生”那句古话。汉江水就发源于陕南一处山涧间,它似一条蓝色的绸缎蜿蜒曲折地环绕着陕南十余个县市,它以长江最大的支流和最洁净的水质享誉全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相信谁都能感受到陕南的魅力。
徜徉于陕南山水之间,坐看白云袅袅,彩蝶翩跹,不失为怡情悦性的所在。跋涉于山野草径,渴了掬一捧山泉水,饿了摘几颗山果,这时若不小心惊动了一处丛林,“噌”的一声,一只野兔便从眼前掠过;抑或“扑哧”一声,一只绚丽多彩的“火凤凰”(锦鸡)会腾空而起。行至峡谷山涧之间,头顶上“滴答滴答”滴下的水珠落在脸上,掉在脖颈里的一份清爽更增添了诗意。突然间一阵“哇哇”的叫声,让人惊讶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野是谁家的孩子在叫?正待急着寻声找去,忙得满头大汗之时,过路的山里人会笑着说:“那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的叫声”,惹得外地人羞红了脸。再翻越一座缓缓的山头,眼前突然会让你豁然开朗、心旷神怡。宽阔浩淼的汉水便呈现在脚下,江边垂钓,渔舟唱晚,牛背上的牧童正横笛悠扬,养蜂老人“吧嗒、吧嗒”抽着旱烟锅子,而眼睛却望着蜂儿在河畔金灿灿的油菜地里采甜甜的蜜呢……夕阳下,汉水在蓝天、白云、山野花的映衬下金光闪闪、晶莹剔透,实在是大自然赐给陕南人的美景奇观。
这就是陕南,一处山青水秀、钟灵毓秀的地方,一处曾经贫穷、现在正走向富裕的地方。
可不是,依着好山何愁发不了财?仗着好水何愁致不了富?思变的陕南人以其纯朴而火热、精明而厚道、深情而缠绵、细腻而豪爽的情怀走南闯北、四处取经,终于使技术、资金、观念在这里扎根落户。他们依山就水建立陕南区域特色经济的宏图正在一步步实现,陕南人依靠丰富的汉水资源修建的安康水电站、石泉水电站正为陕南经济的腾飞推波助澜,恩泽着陕南人。
这就是陕南人,称山为“绿色银行”的陕南人。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珍爱自然、善待山水,山水也厚厚地馈赠了他们。
陕南,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