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关爱员工、实现双赢”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上接一版)
三是敢于担当精神。担当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也是企业家的精神境界。担当,包括对国家的担当,对社会的担当,对企业的担当,对职工群众的担当。担当是要有胆识和底气的,底气、胆识是一种气魄和能力,我们常讲要做一个有胆有识的人,遇到困难不回头、敢负责,遇到矛盾不躲避、勇担当。作为企业的带头人,带领的是团队,担当精神首当其冲,有担当,企业才有未来,职工才能看到希望。
四是思考学习精神。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化,要顺应时代潮流,以变应变,就必须加强学习,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是:信息通讯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在18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上个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进入新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信息化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更快。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而以色列的犹太人更甚,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多万人,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而另一个国家匈牙利,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而我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所图书馆。匈牙利平均每人每年购书20本,而我国上世纪90年代统计,平均每人每年购书只有5本,现在还在下降,据有关方面调查中国人除去教科书,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到1本。民营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民营企业家要健康成长。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把学习变成思考,思考变成思想,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讲企业家精神,目的在于鼓励企业家奋发有为,把事业发展得更好。中央把民营经济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掷地有声,强调了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明确了“六大政策”,都是真金白银、干货硬料。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出了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总动员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可以说,民营经济进入了春天。全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都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利好。纵向比较,我省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地区差距不小。2017年浙江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生产总值、70%以上的外贸出口、8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1/4,连续19年居全国第一。差距就是发展空间,就是发展潜力,越是发展不充分,越有大展拳脚的舞台。希望各位企业家,立足新时代,把握大势,抓住机遇,实干拼搏,把企业的命运与职工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用心用力用情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为人生积淀更多财富。也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中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打实地给予支持,为民营企业大发展创造大好环境。
第二,工会要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企业创造财富,职工是企业之本。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组织,必须在助力经济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1年福建工作的时候,就提出要“理解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我们工会组织一定要树立“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的理念,为民营企业家营造更好的成长氛围,为民营企业职工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
一要加强民营企业工会工作。在民营企业建工会,是帮忙,绝不是添乱。这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是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的应有之义,是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省非公企业建会率仅为45.3%,要下功夫破解这一短板。要抓住依法建会的主线,把工会组建、规范选举落实到位,使民营企业工会组织更快“建”起来。要强化队伍建设的支撑,把人员配备、经费保障落实到位,使民营企业工会职能更好“转”起来。要突出服务职工的核心,把阵地建设、制度机制落实到位,使民营企业工会作用更强“活”起来。
二要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民营企业家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当前一些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各级工会和工商联都要有所作为。我们要找准推动企业发展的切入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支持企业加快自主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要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建立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激发职工、劳模的创新活力。要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围绕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目标,在民营企业中广泛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发明创造等劳动竞赛,助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三要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权和维稳是相统一的。哪里的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会就要站出来说话。要推进民营企业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落实好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坚持依法构建,将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企业与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
第三,用机制保障合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机制管长远,合作出合力。工会和工商联合作12年之久,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措施,要继续巩固和提升,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深度合作,为民营经济发展加力,为保障职工权益给力。
一要建立联系推进机制。联系贵在经常、平常。要不定期召开协调议事会议,请企业家参加,请企业员工参加,请法律专家参加,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近况、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情况、职工队伍建设状况等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推动涉及劳动关系、职工权益保障等地方性法规、政策的制定,用法律制度保障劳动关系和谐,推动民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二要建立专题调研机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主席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各级工会和工商联要重点围绕企业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开展联合调研,深入了解民营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精准掌握企业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状况,分析研究企业劳动争议调处、劳动关系预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措施,发扬马上就办的作风,推进问题解决。
三要建立培训合作机制。学习培训看起来是务虚,不“打粮食”,但磨刀不误砍柴工。企业要效益,员工要收入,技能提升是关键,在培训方面我们要舍得花钱,在这方面怎么投入都不为过,培训就是给职工送技能、送福利。下一步,工会和工商联要研究拿出具体方案,在推进民营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职工技能提升等方面,加强培训合作。
同志们,事在人为,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让我们把岗位当战位,各尽其责,实干苦干大干,为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新年即将来临,祝大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