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用工规模到底有多大
据《新京报》报道,此前在北京西城宣师一附小右安校区内发生一起男子伤害学生事件。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嫌疑人贾某是该学校聘用的劳务派遣人员,日常从事维修工作。贾某劳务派遣合同将到期,劳务公司未与其续签原来的合同。
而更早些时候,临沂大学疑解约劳务派遣的教职工,“不再与这批硕士学位的老师(续)签订人事代理合同”,校方回应“属于正常履行劳动合同和规范用工”。这些新闻事件中的身影,均属劳务派遣员工。
劳务派遣并非我国首创,其雏形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在英国出现,劳务派遣能够在我国迅速发展并为众多企业广泛接受,那么我国劳务派遣用工规模到底有多大?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内劳务派遣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劳务派遣用工总数已经达到6000多万,这比此前人社部公布的2700万多出逾一倍,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央企甚至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员工,都属于劳务派遣工。
从劳务派遣的职业来看,保安、保洁人员、外文翻译、编辑、时装模特、销售人员、话务员、司机等都是劳务派遣。在陕西省,仅在建制的保安员就达到12万人,他们大多是以劳务派遣的身份上岗。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法律意义上已无临时工、正式工之区分,只有合同期限长短之分,用人单位用工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能以临时岗位为由拒签。如果是在临时岗位用工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上有所区别,比如选择与劳动者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非全日制用工合同”。随着《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许多用工单位把过去纯粹意义上的“临时工”转变为“劳务派遣人员”。现实中,劳务派遣人员在不少领域成为临时工的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