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守住平凡 织出不凡
——记全国劳模、陕西五环集团生技处操作技术员黄云娜
(上接第一版)
干出一个“优”字
织造车间常年高温高湿,值车工工种工作时间“三班倒”,一个班手脚不停歇,8小时下来巡回路线相当于步行30里路,还要忍受机器发出的噪音。对此,黄云娜从不喊苦喊累,每天坚持提前30分钟进岗做好接班准备工作,班中仔细巡回、抢开停台、确保质量。
2012年,集团开发一个高难品种,该品种捻度大、断头多、停台高,操作难度大,稀密路难掌握,由于生产计划难以完成,无人愿意到该岗位顶岗。黄云娜请缨上高难岗,经过反复尝试,探索出“强捻布操作法”。不仅按时完成生产任务,而且该品种的产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将“强捻布操作法”在车间推广应用,为集团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万元。
2016年,集团优化工序工艺,黄云娜从有梭车间转岗到无梭车间做喷气织机值车工。她开始学习喷气织机的操作要领,利用下班时间进行岗位练兵,快速适应新岗位。随后,车间又把她调整为分析工,但她没有一丝怨言,一方面带领车间值车工努力完成产质量指标,另一方面给大家传授技能、加班延点开展连疵攻关。经过她的指导、攻关,值车工的操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连疵指标也大幅度下降。
作为一名党员,黄云娜处处以身作则,车间组织技术攻关时,始终冲在生产第一线,用纺织女工不怕苦、不怕累的韧劲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破解了多种生产难题,带动职工参与攻关的积极性,踏踏实实干出一个“优”字。
做出一个“范”字
“工作中,她总是抢困难、送方便,帮助职工攻克难关,不让身边一个姐妹掉队,成为弘扬‘梦桃精神’的典范。”集团工会主席袁瑞娟说。
2017年,黄云娜光荣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我深知自己是纺织工人的代表,肩负着车间兄弟姐妹的嘱托。我一定要履行好职责,当好一线工人的代言人。”黄云娜说。
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车间骨干,黄云娜在一线岗位上干了20多年。她时刻牢记纺织工人的历史使命,把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档次的提升作为始终不变的追求,把精益求精倾注于自己手中的每一根纱、每一寸布。
2020年初,黄云娜从织造车间值车工转岗成为一名操作技术员,主要负责车间的技术巡检工作。虽然工作强度降低,但肩上的责任更重,身上的那股韧劲儿促使她去努力掌握新的岗位技能,学习纺织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黄云娜还利用工作之余,边工边学,参加成人电大学习,取得大专学历,目前正在西安交通大学劳模工匠学历提升班学习。
“女儿现在以我为榜样,所以我要对自己要求更高。在岗位上继续发挥榜样力量,带头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在新时代追赶超越进程中展现产业工人的新风貌。”黄云娜说。 □本报记者 牟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