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22日
工运纵横
03

有一种温暖来自“工会”

——商南县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小记

2016年以来,商洛市商南县各级工会紧盯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目标任务,“把准脉、开良方、见实效”,使全国级建档城市困难职工604户,层级建档困难职工183户,分年度、分批次如期脱困。

聚焦工作合力推动机制保障

积极争取党委重视和政府支持,将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纳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配套一定数额的帮扶资金,用于城市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县总工会源头参与,成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夯实工作责任,确保全县城市困难职工同全县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衔接,整合各方资源,联合科教体、人社、医保、民政等部门协同发力;引导社会公益、慈善等团体参与,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效应提供了多重保障。

采取“五清”措施强化基础保障

举办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帮扶工作培训会、座谈会、推进会17场次,制定出台相关制度文件20余份,明确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的认定范围、识别方法等,做到困难职工“识别清”。

此外,安排专人不定期对基层工会进行指导,就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和各基层工会进行对接并责令整改,做到帮扶工作“职责清”;对现有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家庭,脱困、退出、注销,有困难但未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家庭进行全面摸排,做到帮扶工作“对象清”;持续开展入户走访,开展信息比对,严格建档、退档工作程序,逐级审核把关,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日常帮扶档案,全面核实了现建档及已脱困、退出、注销困难家庭的实际状况、致困原因、脱困诉求及措施成效,做到帮扶解困工作“底子清”;通过入户调查,查准摸清并适时更新了困难职工档案,确保纸质档案和系统档案数据信息同步,做到“系统录入清”。

紧盯目标任务分类施策帮扶

按照工作部署,紧扣目标任务,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就学子女纳入国家“奖、助、贷、勤、减、免”资助政策体系覆盖范围。采取“七帮七扶”工作机制,推行县级领导交友式帮扶71户、县级以上劳模结对式帮扶76户,部门领导区域帮扶83户,工会干部牵手帮扶102户,困难职工救助体系帮扶,社会力量整合帮扶,部门协同帮扶,累计开展生活救助665人次137万元,医疗救助328人次12万元,子女助学162人次42万元,送温暖工程1736人次79万元、临时性帮扶110人次12万元,送保险800余人次10余万元。

举办职业技能培训25场次,招聘会15场次,从源头上解决困难职工就业难题。充分运用主流媒体以及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宣传报导50余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关爱困难职工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困难职工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难题,提振信心、凝聚力量。

突出主责主业贴心服务保障

围绕构建有为工会、法治工会、温馨工会、品牌工会、活力工会,通过向上争取、溧商协作积极争取资金20余万元建成全市首家法律维权服务站和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企业法制体检,送法进企5场次,代写法律文书8份,解决拖欠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工资2000余万元,

不断完善社会化维权机制、矛盾化解调处机制,引导职工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推行工会普惠服务卡,为职工提供“吃住行游购”让利活动,累计让利200余万元。为解决职工的燃眉之急,完成工会会员贷128笔2615万元;组建职工志愿服务队为困难职工提供贴心服务28场次,扎实开展回访工作,确保困难职工稳定脱困不返困。 □薛涛 李晓斌 田梦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