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子龙同志的《乔厂长上任记》一出现,就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有些厂长甚至把它当作企业管理的教科书在研究。但结果管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最后简直无法工作下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乔厂长治厂,靠的是规章制度,办法是惩罚(或扣奖金,或编入作业队等)。他表情严肃,很少对工人露出笑容。在一场大动乱之后,为了从思想上到制度上扭转混乱状态,采取这种强制的管理方法乃至使用行政手段都是必要的、正确的。文学作品予以反映,原也无可厚非。但这毕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办法,只可行于一时,不可行于长久。它同现代科学管理之间还有很大距离。
了解行为科学的同志不难发现,这篇小说多少接近于目前已被西方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放弃的X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缺陷,就是忽视人的因素,忽视人的积极性的发挥。这在目前许多文艺作品中是有一定普遍性的,几乎出现这样一个公式,即现代化的管理等于一个敢说敢干的领导加一套严格细密的规章制度。这是一种误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管理,要发挥人在企业中主人翁作用,关心人,尊重人,把人的积极性发挥到最大限度。我围管理学界应为建立社会主义企业管理行为学作出可贵探索。
(摘自《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