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艺
香格里拉、希尔顿、美丽华……这些著名的五星级酒店的图片,还在大学的时候就让我久仰了。不过,那只是为了摄影爱好从图书馆偷偷搜集的,除了在消闲的时候溜一眼外,并未产生过何种畅想。然而,当我将西安“协和大酒店”的图片嵌入影集时,竟让我久久凝视那尺幅百态的曝光……
一年前,正值国家紧缩银根、“三资”企业兴建处于低潮时期,美国“协和集团”在亚洲的总代表——汪世华、汪世忠兄弟从香港飞来西安,随摩肩接踵的宾客一道游览了兵马俑、拜谒了黄帝陵。可你别以为他们只是普通的游客,自紫禁城的大门开启以来,“协和集团”犹如一架高效率的产卵机,“天霸表”、“梦丹娜唇膏”、“高档果酒”相继在深圳问世。尤其是“天霸表”在消费大军中形成一股挡不住的诱惑。此次北上,实际上是投资踩点,但汪氏兄弟没有兴师动众、前呼后拥,而是扮作普通游客悄悄而至。在短短的几天里,从出土文物到发明专利,由民间工艺至国营店面,两人目睹心算,无一漏过。后来,又在民航外宾出入口逗留了一会儿,往返进出的客流竟日以千计,如果将这些因素都归类于物理学中的“正电荷”的话,那么与之相匹的“负电荷”却寥若晨星。仅以汪氏兄弟为例,他们头两天被“分流”到一个低档的招待所。后经导游力争,好容易移居某国营宾馆,却又因一袋茶叶的小事而遭冷遇。也算万幸,“香格里拉”竟由此成为“协和”在西安投资的首席议题。
论并肩创业,汪世华、汪世忠两位实业家,既不同于电影巨子邵氏哥俩,也有别于南洋的烟草兄弟。后者均属各闯一摊、各踢一面的格局。而汪氏兄弟则是“软件”与“硬件”的集合,在“协和大酒店”创建初期,“软件”型的汪世华先生在遴选员工方面,就显得极富心术:考生经目测、外语考试、体检等项目通过后,还会接到一张表格《请举出你所崇拜的一位名人至少在五个方面的不如你》。这手法很新鲜,宛若一首励志曲,一下子缩短了与名人的心理距离。一时间,在那些“名人”栏中竟出现了包玉刚、李嘉诚、王蒙等的大名。后来证实,有些考生果然从此更新了自己的人生。而作为“硬件”型的汪世忠先生,则是操纵大型工程与巨额贸易的行家里手。“协和大酒店”是全国唯一当年投资、当年获益的合资企业。实际算一下,它花在内部装修、外部附加建筑及庭园平整的时间还不足三个月。当时的《经济日报》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速度。汪世忠先生属“白领”阶层,可实际上“白领”与“蓝领”在他身上并无明显界限。在施工现场,所有的建筑标准、绿化符号都必经他过目。但他也经常启动搅拌机、运送渣土,以至来此视察的政府官员常不知不觉地在暑天收起折叠扇,在雨中推开秘书的伞。
今日世界,贸易如织,商贾如云,酒店作为“无烟工业”已受到全球的重视,各大酒店集团遍布世界各地,每年度的“世界十佳酒店”的竟选亦相当激烈,尤其在最近,东南亚“酒店乌托邦”的兴起,开创了酒店业的新纪元。摘星夺冠,走向世界,“协和大酒店”任重而道远,当笔者问及汪先生“协和大酒店”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时,汪先生洒脱地回答:西安古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唐时期,唐太宗就在西安兴建了“典客署”,用以接待日本,西域等邻国客商,毫无疑问,那是世界上最早的‘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