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代皇帝》尚未从屏幕“退位”,二十二集的《雍正皇帝》已“龙袍加身”了,四五个单位在争抢拍摄。一个个帝王从发霉的故纸堆中被抠出来,相继在当代风光一番,似乎是指日可待的。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到爱新觉罗·溥仪,粗略一计,就是好几百位帝王,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帝王系列”工程,非若干年不能。按照修史体例,有“世家”岂能无“列传”?文学家、艺术家,乃至草莽英雄、才子佳人……三教九流,尽可入戏。听说《孔子》已经开拍。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都“整装待发”,又一个不小的“子”系列!
至于国家改革、四化建设,我们的镜头可以干脆不去理会它。其好处有二,一是拍当代戏需认真,而古代戏尽可以粗制滥造,即便破绽百出,也是当时“生产工具非常简陋”使然。二、现在的戏留待后人去拍——我们不正是如此托历史的福荫吗?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