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红/文
上班前我扯着“勇于承认错误而死不改悔”的丈夫的耳朵又嘱咐了一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今天下班再不按时回家去买粮买菜,小心‘炊事员’罢工。”他唯唯诺诺地应承着跑下了楼,我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怀抱小儿快速送往保姆家,再急步赶去上班。
下班,我急急火火地接回了嗷嗷待哺的娇儿,打开房门,丈夫和往常一样还没有回家。肚子早已唱开了“空城计”,但米缸见底、面袋空瘪,蜂窝煤还在四楼下的柴火棚里。望着怀中的小儿,不由得鼻子一酸,眼泪就滚了下来。
我俩相识于多梦的大学校园里。记得第一次约会时他就警告我说:“我将来会有自己的事业,我的性格也不安份,谁跟上我一辈子可能都会颠颠簸簸的。”想当初自己是怎样信心百倍地接受了他的爱,又怎样神气十足地在女伴们羡慕的神色中大谈他的前途、我们的未来。多梦的季节过去了,实实在在的婚后生活也正如他所预示的那样,结婚三年,他从当教师到考上律师、做了秘书,继而又成了一个部门的领导人,完完全全地成了一个工作“狂人”,而我却需要用百倍的信心和毅力去独自咀嚼“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的甘苦。
嫁给这个“不回家”的人,使我收起了眼泪与浪漫,学会了宽容、理解与自立。先哲曾经说过:“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如今丈夫的事业才刚刚起步,我就体味到了这句哲言的真正含义。想当初,我们曾怎样热切地盼望“小宝宝”的到来,当迟到的“小天使”终于“安营扎寨”时,适逢丈夫面临一次“大考”,丈夫短暂的喜悦过后就一头扎进了书的世界,全然不顾我翻江倒海、命若游丝及先兆流产的出现,却不近人情地求我给他做好一天简单的饭菜;合家团圆的年三十,他却忙于公务而至深夜,只留我孤寂地守着电视机观赏别家的欢乐;我患“产褥热”高烧40℃,急得母亲掉泪,他仍能“不慌不忙”地在办公室应酬;他出差,我住院,回家来首先到达的是办公室;家庭开门七件事似乎从来都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对每一次的失职他总有充足的辩解理由和最诚恳的“悔过言”,但想着“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总也牵不到手”的丈夫的桩桩“劣迹”,经常恨得咬牙切齿,有时真想“散伙”或者将他拒之门外、让他饿肚子,但每当听到他轻轻的敲门声、看到他瘦削、疲惫的面颊,听他一句温言软语,不争气的我总是雨过天晴、烟消云散。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使我变作了一株“木棉”,争取以“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丈夫虽然不注重生活的细枝末节,却十分重视我的事业与进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总忘不了为我的进步鼓劲加油。业余时间我喜欢“爬格子”,经常不落家的丈夫为我创造了可以尽情挥洒的安静空间。每每写出文章,丈夫总是我的第一个读者,不但品头论足,时不时加上“点睛”之笔,而且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了抄稿子的任务,那个认真劲儿真让我感动。偶有文章见报,那天似乎就是我的节日。他格外殷勤、体贴,不但勇敢地承担了一天的家务,并和我一起认真研读文章,还找来了剪刀、浆糊细心地剪贴、收藏了起来。
爱这个不回家的人,才使他在“事业”之路上走得更稳、迈步更大,也使我变得格外自律勤奋。
甜是爱,苦亦因爱,愿这爱能给他、给我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