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孝军
资金问题一直困绕着企业。不少大中型企业一方面喊叫资金不足,要求银行增加贷款;另一方面,资金占用结构极不合理,周转很慢,使用效率很低。国有企业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汪洋大海里搏击,必须高度重视资金管理,增强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改变单纯依赖增加贷款筹集资金的观念。
首先,正确认识资金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也就是资金运动过程。工业企业从购买原材料,组织生产、产品完工入库,进行销售到收回贷款整个过程也就是从货币资金到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再到贷币资金的过程。企业资金在那个环节空缺或滞留都会影响整个生产经营的连续进行。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的过程也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个工厂要持续经营,就必须筹措一定的资金,无论是筹集股本,还是借入资金;也不论是回收销货款还是预收货款都是筹集资金的方式。同样,工厂购买物资、支付生产费用、发放工人工资奖金,偿付各种借款、上缴国家税利以及客户欠款都是资金运用的过程。
第二,要树立资金也是商品的新观念。工厂要从银行取得贷款,就必须向银行按期偿还本息。资金的价格——利息的高低取决于资金这种特殊商品的供求关系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国家专业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工厂要取得银行贷款支持,不能再靠行政干预,而只能按照信贷资金安全、流动、效益的原则,根据各单位还本付息能力、效益高低来确定。因此,企业必须树立资金也是商品的观念,讲求信用。
第三,立足内部挖潜筹措资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增加银行贷款,使用得当,可以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如果使用不当,积压浪费,也可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固然有必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是,只要资金管理得当,狠挖潜力,加速周转,即使增加少量资金也能取得可观效益。笔者所在的陕西电梯工业公司去年产值增加53%,销售增长94.1%,而流动资金贷款仅增加7.4%,这主要得益于强化资金管理,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全厂流动资金周转加速231天,相对节约流动资金3071万元。因而,尽管银行贷款只增加471万元,但产值增加1590万元,销售增加2320万元,利税增加170.9万元,创造了工厂历史最好记录。
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国有企业都必须花费很大精力强化资金管理。要使占有大量资金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骨干作用,就要从内部管理入手,建立健全奖金管理制度,搞活资金,使资金效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