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国务院发文件,号召全国学邯郸钢铁总厂。
邯钢用5年时间从亏损的困境中走出,从一个中型钢铁企业一跃成为特大型钢铁企业,其领导班子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有经济专家将其经验归纳为“三抓”、“五敢”、“二转变”:
“三抓”即抓住“成本”这个“牛鼻子”不松手,抓住“成本否决”这个关键不留情,抓住“效益”这个中心不动摇。邯钢根据市场信息,将10万个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2.8万名职工的头上,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将个人业绩与个人收入紧密挂钩,完成者奖,完不成者罚,这叫“实行成本否决”。
“五敢”即敢不敢“推墙人海”,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敢不敢在“否决”上动真格,不迁就,不照顾,坚决停产那些质次价高的赔钱产品?敢不敢下决心剥离和清除依附在企业身上的各类“寄生”公司?敢不敢从严治厂、坚决堵住各种弄虚作假的漏洞和资产流失的“阴沟”?敢不敢拉开分配差距,使那些工作突出、贡献大的职工先富起来?
“二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化发展。他们不靠邯郸市,不靠河北省,不靠冶金部,而靠面向市场走出一条生路。
摘自《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