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救救城市绿色生态

2023年09月26日

文/陈新

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流水,茂密的树林,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但这些仅仅是同今天城市的缺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绿色的生态正离城里人越来越远。

现代的城市,可怜的绿地

近年来,只要一提到城市建设的成就,人们无不有一种自豪感。是的,鳞次栉比的高楼迅速崛起,大大小小的住宅小区变戏法似的诞生,还有城市道路的不断加宽、各种汽车的不断增多,这一切的确值得我们骄傲。但是,在这种骄傲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恼人的遗憾,现代城市的空气污染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情况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城市绿地面积的严重减少和不足。

有资料表明,目前,北京市小区绿地面积总和为1100多公顷。以朝阳区为例,城市人均绿地面积不足6.5平方米。根据有关规定,小区的绿地面积不得少于建筑面积的30%,北京的城市绿地率刚刚达到这个标准。尽管如此,北京市的城市绿化依然走在我国其他城市的前列。

1993年,上海市的人均绿地面积为1.15平方米。进入1994年以后,上海市城乡绿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区新增各类绿地367.04公顷,其中公共绿地230.53公顷,专用绿地135.98公顷,新建扩建公园4座,使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5%,比1993年增加了1.27个百分点,人均绿地从1.15平方米提高到1.4平方米,达到上海市前6年人均公共绿地的总和。但是,这距我国城市人均占有4平方米绿地的最低要求仍有相当距离。

我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是极低的。如华盛顿人均绿地面积为45.7平方米;莫斯科为20平方米;堪培拉为70.5平方米;平壤为17.6平方米。据科学家研究表明,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一个成年人每天约吸收0.75公斤氧气,呼出1公斤二氧化碳。而1公顷绿地生长期内每天可消耗10吨二氧化碳,产生0.73吨氧气。如果要使城市空气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保持平衡,每个城市居民则需要40平方米质量很高的绿地才行。由此可见,我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与这个数字相比,是相当低的。

一息尚存的城市绿地,岂容继续破坏

尽管我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水平低得可怜,但这似乎并未引起广大市民的足够重视。不仅如此,仅有的一点城市绿地仍时不时地遭人践踏、毁损直至消失。

在北京,城市园林管理人员都有这样一句有关绿地的开发与保护的感慨:“一年绿化,两年弃养,三年白地。”比如方庄小区的城市绿地面积一度上规模,草坪、花卉、灌木呈现出一片盎然的生机,但是由于市民的绿化意识比较淡薄,不但攀摘花木的现象时常发生,不少小学生甚至把美丽的绿草坪当成了足球场,使这里曾经有10%的绿地面积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与之相比,马家堡小区的绿地破坏程度更为严重,一度有90%的草坪遭到践踏和破坏。

其实,城市绿地遭到破坏的城市又岂止北京市呢?前一阵子,重庆南岸高新区新建一条未向任何部门申报的道路时,砍树木万棵,使得培植多年的沿江绿化带毁于一旦。不仅如此,毁树者的理由还充分得让人惊讶:“要想富,先修路。有什么错?”无独有偶。该市某街道办事处也公然在黄桷渡公园内修建职工宿舍。看着城市绿地遭到无故毁损的惨景,多少园林工人气愤不已。这是因为重庆市区种树比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要艰难,其他城市挖一个窝就见土,但重庆是石头城,要挖树坑非石匠不行,且挖下石头坑后要再填土,并打槽引水,栽下的树方能成活。

据悉,东北某市两处国家级公园近年来也被横遭践踏:好好的公园围墙无端被拆,且被修上了一排排房子用来做生意。自此以后,往日空气清新、绿树红花的怡人之所如今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照相馆、火锅店、市场、屠宰场等,让曾经在此休憩的广大市民扼腕而叹,气愤不已。

如今,城市绿地被任意践踏的城市已相当普遍。城市绿地被肆意破坏的状况之所以如此严重,主要是由于部分市民目光短浅,图方便或图眼前利益。比如,随着城市的发展,汽车数量相应增多,但停车场的数量却并未增加,因而不少车主就把绿地当成了临时停车场;又比如,部分居民委员会不惜毁坏城市绿地的原因是为了开设商店、饭馆、集贸市场以租给商贩,从而收取高额租金。显然,这种只图眼前短暂的经济效益却不惜牺牲维系生命健康的城市绿地的做法是多么令人痛心啊。

城市绿色生态,并非可有可无

“城市有没有绿色生态没有多大关系”,这是部分市民的观点。果真如此吗?

在今天的城市,随着水泥森林的逐渐增加,人口的日益增多,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城市污染已越来越严重,不仅有毒的烟尘、高分贝的噪音充斥着我们的生存空间,而且电子烟雾、可致癌的射线等无形的污染也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据医学专家分析,目前城市的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受噪音的污染;同时空气污染也常常导致人们心绪不宁、头痛、耳鸣、失眠,严重者甚至会因此而得胃溃疡、神经官能症等。

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是多方面的,它既能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温湿度的作用,而且还能过滤放射性物质,降低飘尘和噪音;有的绿色植物还能分泌出杀菌素,如地榆根的分泌物在一分钟内能杀灭伤寒、副伤寒A和B、痢疾杆菌的各种菌素。松树、香樟、黄连木也能分泌出杀死病菌病毒的药液;大蒜、韭菜、洋葱散发出的气味能驱虫灭菌;含羞草的根能治疗严重烧伤、烫伤;香菇、蘑菇是有效的抗癌物,对肿瘤的抑制率可达70%。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德斯教授曾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过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一棵生长50年的树,产生氧气的总价值是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是62500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肥力可创价值3120美元;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7500美元;为鸟类等动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的价值为31250美元;此外,还生产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斯伯利博士认为,人的左脑重于分析、综合、抽象思维;而人的右脑则习惯于合成、整体和直观思维。当左右脑的功能相互渗透交叉时,人的智力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试验表明,在缺乏绿色生态的办公环境里,总是使人容易偏重使用左脑的论理、记忆功能,很少发挥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作用,工作效率不高。从大脑的生理学角度看,鲜艳的自然景色和绿色办公室环境,能有效刺激右脑,产生创造性思维;同时,这样的环境也能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此外,绿色生态环境还能使人体皮肤温度降低1~2.2℃度,脉搏每分钟减少4~8次;同时血液变缓、呼吸均匀。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能够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可见城市的绿色生态环境不是不重要,而是非常的重要!

现代城市呼唤绿色生态

今天,国际上已把居民享有绿地的多少作为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因而一些国家纷纷把城市绿化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日本,全国每个城市250米范围内有一个近邻公园,1000米范围内有一个地区公园;在美国,几乎每座城市所有的空地均被绿草所覆盖;在波兰华沙,人均占地78平方米,成为世界各国首都中人均绿地面积最高的一个城市。

而我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却少得可怜。所幸的是,如今这个问题已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了,不少城市已将其摆上了议事日程中来。在这些城市中,北京率先提出了“城市绿化美化也是生产力”的口号,并于1990年颁布了《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上海市也颇为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并确立了城市绿化优先发展战略,已于1987年1月颁布了《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且制定了“九五计划”:投资103.04亿元发展绿地3382公顷;“九五”期末,上海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4平方米,绿色覆盖率达到20%,至2010年,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将达到25%,上海环城带建设7520公顷;武汉市也把城市绿化建设列为城市建设的大政方针,并提出“三年消灭荒山荒滩,五年绿化武汉,十年建成山水园林城市”的绿色计划;重庆市计划在1990年屹020年内在主要城区规划大量的公园与街头小公园,形成两江绿化带,充分保持东、西两山的天然绿色生态,形成半封闭的绿色环保带,实现人均公共绿地15.5平方米,绿色覆盖率40%的总水平。

城市绿化问题被政府部门提上议事日程是让广大市民颇为欣慰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城市绿化事业任重而道远,仅仅只是靠政府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全体市民提高城市绿化意识,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工作,且爱护城市绿化成果,才能取得决定性的效果!

上篇:再就业工程传真
下篇:电视界de“打工一族”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7-11/15/21867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