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肖
一觉醒来,小皓皓还是没找到母亲的影子,带着满肚子的疑惑和不高兴,小皓皓走进了幼儿园。他弄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总这样忙,睡觉时看不见,醒来后还是找不到;每次送他去幼儿园接他回家的,不是爸爸就是爷爷。
贾彩萍的确太忙了。西飞公司部装15厂四工段的架外班,20个人中就她这个兵头是女性,而且承担着轰六44段总装下架后的第一道工序——精加工。这是一种技术难度大的细活儿,铣切机的刀是横着走的。不平的面上,要铣出大约5厘米宽、3米多长的圆弧状中央翼对接面,同时要在上面铣出100多个间距不一、直径不一的孔,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每次铣切时,贾彩萍总是盯着对接面,一点不敢分神。一个对接面铣下来,她就有点想呕吐。最令她头痛的是轰六机身下架总是在晚上,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工序,她每次都是加班加点地干。据部门负责人讲,西飞去年生产的8架轰六和大修的工架全是晚上下架的。因而,即使是在小皓皓看病打针最需要母爱的日子里,他也难瞧见母亲的身影。
条带卷铆,这也是贾彩萍和徒弟的活。4米多长的条带,人蹲在1米多高的机身上钻铆、锪窝。冬天还好点,夏天的滋味可真不好受。纷纷扬扬的铝屑带着铆枪钻压时产生的热量,落在贾彩萍身上,烫得她满脸、满脖子的小疤瘌。然而,进厂八九年了,她依然干着这活儿。
有人问她后悔不?贾彩莲笑笑,说:“这是我自找的!”1988年进厂前,她是湖北二汽的优秀教师。按理,进厂后呆的地方还应该是幼儿园。喜欢干体力活的她,经过多次努力后终于走进了这个忙起来分不出白天与黑夜,正常上班日与休息日的部件装配厂,拿起了令女同志咋舌、男同志生畏的大铆枪,干得有滋有味。
去年年底,某新机03段总装忙不过来,分厂安排正在轰六架外班忙碌的她去帮忙——安装进气道隔板。由于上下连接都看不见,每量一个尺寸,她都要跑上好几次,打起铆枪来全靠手摸。几百个铆干下来,她的胳膊撞得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等她完成任务,走回家门的时候,已是第四天的凌晨了。
去年,西飞工会组织公司青年岗位标兵出外旅游,而轰六和某新机交叉作业正处在高度紧张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分厂的进度;她主动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也正是这种敬业精神,去年,贾彩萍完成工时8000多个,获得西飞公司巾帼标兵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