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晓萍
倡导职工提合理化建议,不仅能充分挖掘广大职工聪明才智,做到集思广益,而且还能增强职工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从而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
然而,一些企业的基层领导,则对职工的合理化建议采取“冷处理”,要么言而无信,只采纳不嘉奖;要么认为建议不够份量,置之不理,这无疑会挫伤职工的热情。例如,一青工接手制作两件木型的任务,在观看图纸时发现两件木型差异很小,倘若先做出一件,另一件则稍加修改即可,不但少花几十个工时,缩短了工期,还可节约材料费700余元。在自己宁愿少挣工时的情况下,该青工立即向领导谈了想法,领导也觉得可行,便立即采纳。但一条节约了近千元的合理化建议,非但未得到奖励,连一句起码的赞扬话都没有。此事发生后,一些知情的青工道:“今后谁还愿意提合理化建议!”
其实,该青工提此建议的初衷并非为了奖励,而是出于主人翁的责任感。企业领导口口声声要求职工爱厂如家,那么,工厂首先就得像个家,领导就应善待职工的一切。职工愿为企业的发展进言,从心理上来讲,就是职工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体现了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如果职工不热爱自己的企业,任何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企业就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为此,企业领导要善待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使企业这只大船在众人的努力下风雨同舟,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