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培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用外国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及自己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北京市1800多名家长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教育方法不当。王教授根据测试结果,把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分为4类。
过分保护型的家长占30%左右。过分就是父母什么都代劳了,有的中学生到了高中都不会削苹果,父母就像保姆一样干家务,帮助孩子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质就是溺爱。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结果培养出的孩子是懦弱、依赖与无能。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处处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没有开拓精神,智力发展受到限制。
过分干涉型的家庭也占30%左右。如果说过分保护是包办代替的话,那么过干涉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画框框定调调,让孩子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使孩子很少有发散性思维。思想被禁锢,没有灵气,也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创造力。
严厉惩罚型的占7%—10%,一般有这样几种类型: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生硬,对子女缺乏感情,言语粗鲁,方法简单,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孩子压而不服,嘴上接受,心理不接受;常挖苦责备、甚至打骂孩子,损坏孩子的自尊心。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可能使孩子的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的能力,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同时也可能使孩子像父母一样,粗鲁、冷酷、没有教养。
还有一种是温暖理解民主式的,这部分家长也占30%左右。王教授曾对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60名高考状元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状元家长都属于温暖理解的。当然,民主式的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指出建议,理性地指导孩子成长。王教授分析,高考状元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家长对孩子在学习上要求不怎么多,但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二是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不施加压力,只要尽力即可;三是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有的家长不看电视甚至少说话;办上这些学生从小到大,都没有挨过父母打骂,所谓棒下出孝子或出才子并非真理。
现在很多家长只买营养品给孩子吃,但自己很少买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书去读。只有把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一些基本的方法、理论掌握好,并灵活地、具体地和孩子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家庭教育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