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眉县文物部门在一建筑工地内抢救发掘了一处北宋钱窖,出土了50000多枚北宋时期铜钱。
5月5日中午10时许,眉县检察院基建工地民工正在施工,当他们挖灰土井挖至地表下7米处时,突然挖出大量的铜钱,他们立刻向县文化馆报告了这一情况。接报后,县文化馆文物干部刘怀君等人立即赶赴现场,经过紧张的清理,挖出了一个40X60厘米的椭圆形钱币窖藏,在窖内出土了大量北宋时期钱币。这批北宋钱币中,最早的为北宋真宗的“咸平通宝”,还有“大观”、“元祐”、“元丰”、“熙宁”等年号的铜钱,钱币总重约300公斤、50000多枚。另外,钱币当中还有个别的“五株”和“开元”钱币。
考古人员根据窖藏内容及实物推断,这批古币使用跨度为公元1000年至公元1125年之间,埋藏为宋徽宗时期,这与该时期宋金两国交战导致社会动荡有关。这批窖藏铜币的出土,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政治、军事及铸币工艺等,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 (张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