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孙红娟常常忆起初到医院的时光,那时她刚刚结束了三年的军校生活,怀着对急救护理事业的满腔热情主动请缨到了西京医院急救第一线。
她永远忘不了那次哭泣,她工作后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哭泣。
一对夫妻打架后前来就诊,丈夫满嘴酒气,开口就让孙红娟给妻子打止痛针,声称没什么了不起,打完针就走人。可孙红娟在预诊时发现这个病人面色苍白,仔细询问病史和初步体检后,判定可能是脾破裂,她立即把病人送入抢救室,在医生未到达之前,迅速抽血建立静脉通道,输入平衡盐液。可丈夫并不理解孙红娟,仍不停催促她给妻子打止痛针。孙红娟耐心解释,男子不但不听,反而指着她的鼻子大骂一通。孙红娟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打湿了白大褂。旁边的病人家属看不过眼,劝她放走这名病人算了,何必自找麻烦。孙红娟擦干眼泪,坚决地摇了摇头。
急诊大夫赶来了,后经B超检查,证实了孙红娟的判断准确,病人生命垂危,需要马上手术。醉酒的丈夫闻讯,酒劲一下过了,颤抖着双手在手术单上签了字,一再向孙红娟致谢。手术第二天,病人脱离了危险。事后,丈夫逢人便说,这个“小护士”了不起。
“小护士”孙红娟别看年龄小,劝起人来一套一套,几句话能将你说得眉开眼笑。她本人是个乐天派,受她的感染,病人们也不再整日愁眉苦脸,病房里时刻笑声不断。李女士就是一位因家事欲死不成而坚强活了下去的典型。
李女士被救护车送到西京医院急诊室时衣衫褴缕,双目紧闭,四肢冰凉。急救苏醒后,一言不发。细心的孙红娟左一句大姐,右一句家常话让李女士说出了心里话。性格内向的李女士因与婆婆吵架,一时想不开离家出走,已经饿了好几天,晕倒在大街上,她发誓再也不回家。孙红娟望望病人,眨吧眨吧眼睛,开始了她的“攻心”工程。
孙红娟在和李女士拉家常时得知病人爱吃零食,便用自己的钱给病人买来了食品,一有空便和同伴们轮流到病床前问寒问暖。“大姐”的头发脏了,孙红娟帮着洗,“大姐”的头发乱了,几个人抢着梳。“大姐”没有衣服换,孙红娟从家里拿了干净的衣服送到床前。“好妹妹呀,大姐不想寻死了……”李女士终于想回家了,临行前,病人无钱坐车,孙红娟又塞给了“大姐”50元路费。
在孙红娟的思维里,医务人员不仅仅是治病救人的天使,还像美丽的白鸽,圣洁的百合,盛满了人间的情义,叙说着生命的温柔。
(赵阳 钱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