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摧不垮的是毅力
——记省荣军院几名特、一等伤残军人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的人高位截瘫,长年躺在床上,除了说话,整个身躯及四肢没知觉;有的人则没有四肢;有的双目失明……
他们是在保家卫国及国防建设中不幸致残的功勋。
近日,记者专程到位于华阴市的陕西荣誉军人康复医院采访,目睹了几名特等和一等伤残军人的生活……
黄启金,吴旗人,62岁,红光满面,没有双手。他从轮椅中走下来,向我打招呼,很热情地领我到他家。他用双臂夹着暖水瓶倒了一杯茶水,又用手臂夹着茶杯递了过来。我惊讶地紧盯着那双没有手的双臂,赶快接过茶杯。当我问到他的双手怎么失去时?老黄说:“1959年12月,他在青海剿匪,当时才19岁。部队将一股叛匪追赶到山上,包围起来。因出发紧急,他没穿皮大衣,只穿了双布鞋,晚上下了一夜大雪。第二天,部队发起总攻时,他想扣枪扳机,可手不听使唤;想往前冲,双脚没知觉。是战友将他抱下战场,经抢救,他的双手、双脚全部冻掉。说完,他卷起裤子,露出了假腿……
老黄很乐观地说:我虽说残了,但还活着。那次,我有3名战友牺牲了,与他们相比,我很幸福。
席锋,30岁,1989年入院,住着单间,是特等残废军人。我来时,见他正与七八名病友玩扑克。小伙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躺在床上,下身插着导尿管。他人缘关系好,爱热闹,因此这里成了“俱乐部”,病员们都爱来这里。他虽说不能直接动手玩,但请人替他玩。他的屋内有两个空调(一个是院里配的),有彩电、VCD。他还在病友中第一个安有私人电话。他兴趣特广,养了十几盆花,还买了一个大鱼缸,准备养金鱼。他还养了三十多只鸽子,为此,荣军院专门为他建有一个十几平方米的鸽舍。我见那些鸽子在走道中飞来飞去,咕咕咕地叫不停。席锋说:“闲着也没事,要自找乐趣。”他喜欢看鸽子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喜欢看鱼儿在水中游玩。当然喂养的事,他要请病友或医务人员帮忙。
陈凯德,59岁,1968年住院,也是特残人员。他躺在床上虽说不能动,但最关心的是国家大事、世界大事。他的房间很干净,铺的是手工织的粗布单子,那是老伴的杰作。他说:这单子吸汗。他爱收集古币、集邮,还买彩票。曾获奖1300元。
那些能行动的人,更不甘寂寞。王平是腰伤,拄着拐和病员边志毅在夜市摆摊,卖羊肉串,已有七八年了,收入可观。还有杨树仓、郭玉林、张奋伟,他们下肢截瘫,还开着三轮车,拉来往华山的客人,一个月也能挣个七八十元;孟玉柱喜欢画国画、油画,他还自办过个人画展;还有赵治志、毛苟元、王连营等人苦练书法……
这些残疾军人,以顽强的毅力直面人生,对生活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他们是祖国最可爱的人!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