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国有股减持不会改变牛市行情
市场人士认为,市场其实并不担心国有股减持的政策出台,而是关注国有股减持的数量、方式以及国有股减持的价格。
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对国有股减持有协议转让、上市流通、改为国债、改为公司债券、普通股改优先股、成立专门基金吸纳国有股、股权转换等7种方案。
但是,有媒体猜测如果没有太大意外,国务院很有可能选择下个月的某个时间公布国有股减持一揽子方案。几天前,财政部一位副部长的讲话基本上已经证实。核心方案的原则是:在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底线之上,不强行制定价格,不制定减持的硬性指标,而是让市场来为国有股定价。并称,推出的国有股减持办法主要有4种方式:一是回购,这是指国有股占较大比重的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购买国有股股东所持有的部分股份,并予以注销,市场中曾有陆家嘴、申能、云天化实施过这一方案。二是配售,1999年,证监会公布了10家上市公司通过国有股配售这条路径减持国有股,先行试点的有中国嘉陵和黔轮胎。三是协议转让,这属于场外交易的一种形式,市场中也较为常见。四是增量发行,对准备发行上市的公司,在发行的同时将10%的国有股部分拿出来同时向公众发行,以后视具体情况可能会逐步提高这一比例。
权威人士称,方案设计是将变现收入用于补充社保基金,再由社保基金委托开放式基金等投资机构投资二级市场,完成资金的回流。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减少因国有股变现可能造成的二级市场失血。
如果国有股减持的办法能够在预期中出台,那么今年试点的具体方案也会随后面市。市场人士透露,这一次会充分考虑1999年中国嘉陵和黔轮胎国有股配售造成的不满,选择最好的公司进行试点,价格不由政府部门一言堂,而是由市场来决定。
在我国股市发展历史上,大盘的每次暴跌均与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传言有关。由于以前市场规模较小,机构投资者数量有限,市场承接能力不强,因此国有股流通对市场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而随着1999年的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影响,目前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比例逐步扩大,且还有即将推出的开放式基金,以及保险基金、社保基金逐步入市的预期,市场承接力将大大增强。
应该说,国有股减持如果方式方法对头,减持时机已经成熟。并且,随着国企改革进程进入关键阶段,减持已成为矛盾的焦点,非减不可。
但是,很多市场分析人士并不认为国有股减持会改变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牛市。
(尚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