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枫
岁月如歌,辗转的吟唱中总是有苦有乐;生命如水,淙淙的流淌里总会有酸有甜。苦中有乐,酸中有甜,也正是我从教十几年来的真实感受。
师范毕业,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带着青春的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实现了我儿时的理想。
然而,我走进的是一个无声的世界。在一所聋哑学校里,我开始了我的从教生涯。这是一个没有欢声、没有笑语,更没有学生叫我一声老师的地方。我用双手和学生交流,用表情与他们沟通,用爱心和知识哺育他们成长。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在帮学生拆洗被褥中度过,记不清有多少个黎明我在帮学生梳洗中送走,更说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我帮学生复习功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以我的认真、我的爱心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与称道。为了让毕业的聋哑学生能学有所用、自立谋生,我四处奔波给他们找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付出,得到了喜人的回报。在聋哑学校的7年里,我多次被评为省和地区的先进教师,我的学生不断有人考上中专、大学,我也由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颇有经验的教导主任。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有阳光灿烂的坦途,也有山重水复的逆境。2000年秋,我由聋哑学校调到了市实验小学。由当八九个人的老师到当八九十人的老师,由从事特殊教育到从事普通教育,这一系列的转变给我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压力。面对着家长们挑剔的目光,面对着周围疑虑的眼神,我的心里七上八下的。我忽然觉得过去六七年里的辉煌顷刻间已经不存在了。与此同时,不解和流言也不断地袭扰着我。“聋哑学校来的,她是不是哑巴?”“聋哑学校的老师咋能教咱的孩子?”“就等着误人子弟吧!”听着这些风言风语,我真想哭!但是,我没有流眼泪,我知道流泪与我的处境丝毫无补。
既来之,则安之。要把压力变成动力,不要辜负了背后那些期望的目光。好强的个性和一个教师的责任感,催促我勇敢地面对一切,把工作做好。
这所实验小学应该记得我艰辛拼搏的情形。教科书和教参常伴在我的左右,一有闲暇,我就到老教师的班上听课,认真揣摩人家的教法与思路。在那些日子里,空讲是我的常事,我几乎把家里变成了课堂,我的孩子和爱人也成了我的学生。到了假期,我就一头扎进图书馆里,查阅资料、研究别人成功的教学模式。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钻研教法、分析学生,使我的教学工作很快有了起色。在市里组织的优质课评选中,我的成绩一路领先。学生接受了我,家长也不再担心我能否教好他们的孩子了,我又拥有了坚定的自信。时光荏苒,在实验小学这3年里的经历可以说是让我终生难忘的。它使我懂得:教学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回望从教的历程,我深信,一个教师只要不懈地求索、拼搏,成功就会与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