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三年育成十个品种 增收十点九五亿元

我省小麦育种成果丰硕

2023年10月17日

本报讯 由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省内主要小麦育种单位共同组成的陕西省小麦育种攻关协作组,经过科技人员3年攻关,取得了重大成果。3年育成10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3500多万亩,增收小麦8.96亿公斤,增收10.95亿元;实现了我省小麦第6次品种更新换代。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3年来协作组在小麦常规育种方面共有9个新品种得到审定,如西农2208、陕253、小偃928等,其中适宜灌区的品种8个,旱地品种1个,另外有4个小麦新品系进入国家黄淮区试,20新品系进入省级区试;3年来协作组共创制出不同类资源材料25份,其中5份为超高产大穗种质,10份材料为抗病资源,4份材料为优质资源,其余6份材料为特异株型材料,并从国内外引进优质抗病新种质160余份;在杂交小麦选育上,利用小麦三系和杀雄技术途径选配出超标15%以上的强优势组合5个,其中西杂一号通过品种审定,西杂五号参加了陕西区试并正在进行国家区试,西杂三号已进入大面积制种。在国内合作开发生产出新型小麦杀雄剂SQ-1,并成功应用于杂交小麦大田制种,是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另外,在小麦育种方法、改进小麦种质创新等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项目实施期间,协作组分别在我省14个县区建立了14个良种繁育基地,对新审定品种进行繁育和示范推广。如今,小偃22、西农2611等品种已成为我省关中灌区的主栽品种或骨干品种;长武134已成为渭北塬区的主载品种之一;陕麦150和小偃503已成为关中麦区优质小麦生产的主栽品种,至此,我省全面完成关中麦区第六次品种更新换代工作。协作组所承担的“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杂交小麦选育及其产业化开发”科技攻关项目,6月4日在杨凌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验收。

(支勇平 赵阳)

上篇:赞大学生做猪倌
下篇:安康“三天捕鱼,两天晒网”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6/11/32164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